第1部分(第2/4 页)
信。
既然恐惧是我们生命中的不速之客,时时刻刻盘踞我们的心头,每当内心或外在环境起了一点儿波澜,它就迅即渗透到我们的意识中。通常我们想赶它出去、避开它时,多少也有一些对付恐惧的技巧或方法:排挤它,使它麻痹,跳过去或者否认它的存在。然而,恐惧始终潜伏着,如同死神从来没有因为我们不去想就自动隐退一样。
各个民族的文化各有特色,不同国家的开发程度也有高低之分,每个人也都不一样,但恐惧不受这些影响。在我们操作了某些方法、采取了某些措施抵抗它之后,那些造成我们心中忧惧的事物,有没有因此改变呢?有的。譬如打雷闪电已不再使我们战栗害怕,日蚀与月蚀成为大家观赏的自然现象,人们不再以为日月星辰将永远消失,世界末日即将来临。我们害怕的东西与古人不一样,我们畏惧病毒,害怕新型绝症致我们于死地,害怕发生车祸,害怕年华老去和寂寞。
千百年来,与恐惧作战的方法并没有推陈出新,古人有巫师作法牺牲献祭,现代则改由医药登场——恐惧始终都没有退场。不同的心理治疗是现代处理恐惧情绪最有影响力的新颖策略:心理治疗以渐进的方式厘析害怕的心理,挖掘个人早年的成长背景中导致恐惧的因素,研究个人与家庭以及社会文化之间的相互关系,培养我们与恐惧对峙的能力。
这里有一个重大问题:人类仗着科技文明的进步征服世界,旧有的恐惧虽然被驱除灭绝,却又衍生出另类的恐惧;仅仅体认到恐惧与我们如影随形无济于事。有一种新型的恐惧侵扰着现代人的生活:在我们俯仰之间,埋伏着越来越多的恐惧因子,处处与我们为敌,我们很熟悉心灵被撕裂的感觉——想象一下滥用核能会导致什么后果,想一想滥用权力侵犯生命常态的景象。人类犯的错就像回力飞镖;缺少爱与顺服,孳生征服自然、操控生命的权力欲望,恐惧因此应运而生,于是我们任凭摆布,性灵空虚。以前的人面对自然灾害时一筹莫展,畏惧魔鬼与神灵的惩罚,今天我们害怕的对象是自己。
进步同时也是一种退步,形成了新的恐惧。
害怕与我们密不可分,虽然是一个普遍的现象,但每个人体验到的忧惧却又都不一样,怕死、怕付出爱以及其他抽象的东西。恐惧的形式独一无二,就和一个人如何爱、如何死一样,各有特色。经历特殊的人,所体验到的恐惧也与一般人不同,专属于个人的恐惧和生活条件、与生俱来的性情以及环境有很密切的关系,这些涉及我们自幼成长的经历。
如果,我们用“无畏”的态度来观察恐惧,可以看得出它的双重面孔:因为心怀畏惧,我们积极活跃迎战;因为害怕不已,我们麻痹瘫痪。危难当头,恐惧往往是一个信号或警告,激励我们打败它。接收害怕的讯息,克服恐惧,可以让我们成长成熟;避开它,不正面响应,会让我们停滞不前——无法战胜恐惧的人如同长不大的小孩。
序言 战胜恐惧,求得心灵和谐(2)
通常当我们处于陌生的情境时,不安就会悄悄来访。成长与成熟都使人感到不同程度的惶恐,因为我们并不具备相关的知识与能力来面对陌生的新局面。所有等待我们去做、去经历的新鲜事充满刺激,但也充满了不确定。生命总是将我们带往新奇、不确定又陌生的路上,而惴惴不安伴着我们上路。成长期间,每当我们扬弃熟悉的路线,踏入新阶段,准备接受新任务的时刻,恐惧便不请自来;每个年龄所面临的成长成熟课题,都包含了克服心中障碍的关卡,一旦我们战胜了恐惧,人生便又往前迈进一步。
克服恐惧才会进步。想想踏出平生第一步的幼童,丢开妈妈的手,独自行走;想想生命中重大的转折,第一次上学的小孩,要脱离家庭的呵护,进入一个陌生的团体,这些都需要先克服恐惧才办得到。想一想我们的青春期,初次与异性邂逅,对性的好奇与渴望;再想想我们首次进入职场,组织家庭,初为人母,然后衰老死亡的情形——新的开始以及首次尝试的经验都染着害怕的色彩。
所有上述的恐惧都与我们的身体、心灵或社会经历息息相关,是人生必经之路,踏出去的步子都跨越某一个界限,我们被要求脱离熟悉、亲密的环境,壮起胆子探险。
除了这些以外,还有许多与上述的恐惧迥异,与跨越成长成熟阶段大相径庭,十分独特的恐惧型态,没有人能了解我们,连我们都看不清它的面貌。有人因寂寞而恐惧,有人害怕置身人群之中,有的人过桥或走过广场时会惊慌不已,另有人看到甲虫、蜘蛛或老鼠之类的小动物就心惊肉跳。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