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部分(第2/4 页)
他们也学着您的样子自以为是:自己说出的话,不喜欢听一点反对意见,老百姓们是连半个‘不’字也不敢说。
眼下,君、臣都自认为是贤能无比,而下属和百姓们也表面上都交口称赞,没人敢不服。说你们好的就是顺民,就有福;说你们不对的,就是想造反,就有祸。
这样下去,国家什么时候才能真正强大起来啊?”
这就是子思气愤之下所说的国君闭嘴论。
卫候是否真心采纳,且不去管他。
看看历史发展的实际结果也就行了。
呵呵,反正战国七雄里面可是没有卫国,更不用说指望卫国统一天下了。连自己的老百姓都不鸟他们了,还能镇得住谁啊?
看看现在的某些领导,也都一个个自命全才,什么东西都要发表点意见,什么项目他都懂那么一点。
他要真是个精通所有各专业的全才,他也就肯定当不上领导。再说了,那种全才也根本不存在。
这就坏了。
因为,他虽然随便一说,可麻烦来了。
下面是听他的不对,不听他的也不对。
听他的吧,明显有比他更好的主意,或者他的方法根本就是胡闹。
不听他的吧,这不是不尊重领导吗?以后还想不想混了?
于是,只有勉为其难。
听领导的话,个人前途要紧,咬着牙,先把项目照样上了再说。呵呵,这里的例子太多,就不举了。
现在还有没有这种情况呢?谁知道,反正只听说纳税人的钱总是喜欢被用来交各种“学费”!
要是子思还活着,刚好在某个“全才”型领导麾下上班,这个书呆子说不定又要怒吼一声,“领导,你丫闭嘴!”
不过,还是有比较明智的国君,人家知道自己不是全才,而且还知道在这种情况下该怎么做。
。 想看书来
3。没有白色雪佛兰的贵族——商鞅
虽然,秦献公在世的时候也曾大败瓜分了晋国的韩、赵、魏联军,砍掉他们六万颗人头,很有些武力可言。
但是,直到他去世,秦国都不算是特别让人瞧得起的国家。
公元前362年,秦献公的儿子,二十一岁的秦孝公继位。
二十一岁,还是个青春得可以做很多蠢事的年龄:旷课,迟到,上课说话,考试作弊,搞大女朋友的肚子,搞大别人女朋友的肚子,诸如此类,等等。
要是现在,秦孝公应该是个大四的男生,正在为自己考研失败而发愁;或者正琢磨怎样在毕业论文上造点假,以便自己能省出大量的时间去找工作。
当然,如果真的是秦孝公的话,他还可以让手下的太监们替他做实验。
不过,身处两千多年以前的秦孝公所考虑的,和现在大学毕业班的男生们截然不同。
虽然他没有就业压力,但也绝不轻松。
除了在找女朋友方面他可以长出一口气之外,其余的景况则可以让他不停地重复“倒吸一口凉气”这个动作,直到他的胸膛变成一个便携式的旅行小冰箱。
先不提黄河、崤山以东的六个强国,连淮河、泗水流域也林立着十几个小国,都在图谋发展。而和秦国接壤的楚、魏两国更是对秦国虎视眈眈。
除此之外,那些国家还把秦国当成蛮荒之地的野蛮一族,共同鄙视之。甚至,连中原的各国诸侯联合会盟都没有秦国的份。
这的确是个奇耻大辱,相当于现在某个国家被排除在联合国之外。
面临如此巨大的压力,和那“羞死人不偿命的侮辱”,秦孝公没有“晕倒”,也没有多少时间可以长期沉浸在“郁闷”之中。
他选择了奋斗。
那个时候,年轻的秦孝公咀嚼着从心底翻上来的恐惧和那份抑制不住的挫折感,体会着他国的鄙视与侮辱带来的冰冷。最后,这个“被侮辱与被损害的”人,拼力回忆起先辈们的荣耀和尊严,并以此为精神支柱,下定了决心:
秦国,我的秦国,我先辈们的秦国,一定要强大起来!
可是,抱着这种决心的秦孝公并不莽撞。
他知道,靠蛮干、凭空想就想在“十五年内赶英超美”是不现实的。但是,遵循“英、美”等发达国家的老路一步步照搬,不仅实践起来有困难,而且速度也太慢。
试想,秦孝公和人家跑的是同一条路线,而人家素质比他好,起跑又比他早,也不准备像兔子一样在中途睡个午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