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3部分(第2/4 页)
,年纪青青就居如此高位,以后咱们盛家的兴旺得指着宣怀喽!”
盛怀宣的婶婶姨娘兄弟姐妹们,无不齐声夸赞,尤其是盛宣梅满脸都是羡慕之色!
张氏却是拉上盛宣怀的手,上上下下看了个够,这才心疼的叹了口气:“你呀,你才十二岁,就背上这么重的担子,你看看你,你离家的时候白白胖胖,现在呢,才过去几个月?就又黑又瘦,你父亲回来都未必能把你认出,这还真是拿人不当人使了!”说着,若有所指的瞪了眼王枫!
王枫皮厚,笑了笑正待说话,盛宣怀已抢过来道:“祖母,你可不能怪王枫,他的担子比我们所有人更重,这也没办法,谁让我们中国白白耽搁了两百年呢,要想赶超西方列强,只能把一个人当两个甚至三个人使,祖父祖母,我告诉你们,在当今世界。。。。”
盛宣怀说了一大通世界形势,大道理一套套,总之,中国人如果再不奋起,就要亡国灭种了,听的众人目瞪口呆,末了,还补充道:“其实,多亏了王枫把我带走,让我见识到外面的精彩世界,虽然苦了累了点,但我认为一点都不冤枉,我的每一天过的都很充实,甚至我还要感谢王枫,如果不是他,我只是一个浑浑噩噩混日子的小少爷,而如今苏松太常能自成规模,乃至将来国家的欣欣向荣,都有我的一份功劳在里面,我骄傲,我也自豪!”
第二二三章带头移风易俗
这一刻,已经没人再把盛宣怀当作一个十二岁的小孩了,就连盛隆都是一阵心潮起伏,近几个月里,他随时观察着民盟军的一举一动,除了个别方面看不懂,看不惯,基本上还是持认同态度的。
民间沸沸扬扬的有关王枫是第二个朱元璋的传言,盛隆经过分析也认为很有可能,对于大清朝,他是越来越不看好,可是王枫强掳走盛宣怀,又强索五万斤粮食的行为太过于恶劣,对王枫摆出好脸,他面子拉不下!
而对于盛宣怀,他虽然也挺自豪,表面上却是脸一板道:“好了好了,才出来做事就骄傲,我看你即使有成就也有限的很。”
盛宣怀吐了吐舌头,乖乖的认错:“祖父教训的是,孙儿得意忘形了。”
“嗯~~”盛隆不置可否的向后挥了挥手:“你们都下去罢。”
“是!”女人们纷纷施礼告退,毕竟按规矩,她们是不能出面待客的,只是因着盛宣怀几个月了才回家一趟,所以过来看看。
但盛宣怀的兄弟姐妹并没有走远,而是拉着盛宣怀出了屋子,唧唧喳喳的询问起来,盛宣怀自然是大加吹擂,盛隆也不理会,招呼众人坐下,又命丫鬟奉了茶之后,便问道:“王司令贵人事忙,不知今日前来是为何事?”
王枫呵呵笑道:“瞧盛老这话说的,我还真是无事不登三宝殿,首先是盛怀宣不敢回家,怕您老人家责怪。我只得抽空陪他过来一趟,其次嘛。。。。”说着。就站起来,深深一躬:“其次是为那日得罪之处上门致歉。还请盛老与老夫人见谅。”
“唉~~”张氏叹了口气,无奈道:“王司令,那日你是有困难,我和老头子事后想想也能理解,况且你并未对我们盛家做过什么,或许反过来说,我们盛家还因你及时援手才避过一劫呢,该我们谢你才对。”
盛隆捋须附合:“正是此理!”
“好!”王枫点了点头:“那就恩怨过节一笔抵销,接下来。我有几件正事想与盛老商量,当务之急,便是令郎的去向问题,其中的利害不必我多说,我想请盛老写封信让令郎回家。”
盛隆没有急于应下,而是捋着胡须寻思了好半晌,才缓缓道:“我盛家在龙溪已生根了上百年,即使老夫愿意不计代价迁走,恐怕王司令你也不会答应。现今宣怀已经在你手下做事,犬子再为清庭效力的确不合适了,过一会儿老夫就写信让他回来。”
和聪明人说话就是好,不用多费口舌。王枫赶忙称谢:“盛老深明大义,王某谢过了。”
张氏却扯了扯盛隆,小声道:“自古就有忠孝不两全之说。康儿对朝庭。。。。不,是对清庭尽心尽力。恐怕未必愿意回乡。”
“诶~~”盛隆猛一挥手:“说成老夫病危不就得了?再是忠孝不两全,老夫还不信连他老子临死了都不来见面!”
张氏立时责怪道:“你这死老头子口没遮拦。哪有自己咒自己的道理?”
盛隆无所谓道:“说说怎么了?我能吃能睡,写字手不抖,这不好好的吗?”
王枫跟着笑道:“盛老红光满面,精神矍铄,活到一百岁我不敢夸口,但再活个二十来年不成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