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书架
首页 > 游戏竞技 > 中国抗日战争史智慧树网课答案见面课 > 第229部分

第229部分(第2/4 页)

目录
最新游戏竞技小说: 卢丹妮邓佳哲末世:囤女神,系统百倍返现全球灾变:开局建设神级战车初之心盛霆烨长夜尽头周铮穿越成太子的小说傅啾啾穿越小说领先人类一千年原神之旅行者在漫威让你练短跑,你破了世界纪录?在古代逆流而上的日子精灵之我是农场主穿书后我成了小拖油瓶顾总太太把你拉黑了乔若星顾景琰从学霸开始迈向星辰大海大唐贵婿模板奥尼尔,美女都是我的充电宝王者:是个英雄就超标,别太离谱世界杯:我把C罗喂吐了末日:我真不是土匪

近卫特使,并说在避免无条件投降的原则下,日本愿意和谈。而苏联却迟迟不予答复。

与此同时,7月上甸,日军中国派遣军副总参谋长今井武夫奉命秘密到河南省周口的新站集,会见中国第10战区副司令长官何柱国,提出:“日本希望日华两国的直接和平谈判,不知中国方面是否有接受的打算?”何柱国强调说:“日华单独和平在《开罗宣言》以后的今天,无论如何也没有实现的可能性。……日本如果希望同中国和平,那么必须同时要把世界和平作为不可缺少的重要事项。”'《今井武夫回忆录》,中国文史出版社,1987年版,第203~204页。'

中日单独议和的幻想完全破灭。7月26日,中、美、英三国发表波茨坦公告,要求日本无条件投降,否则将受到毁灭性打击,从而完全堵住了日本有条件求和之路。

三、日本“本土决战”的破产

1944年10月下旬,美日海军在菲律宾莱特湾展开海空大决战。日军大本营决定,在这里投入全部海军力量与美军进行最后决战。此役,日本海军被击沉战舰3艘、航空母舰4艘、巡洋舰6艘、驱逐舰8艘。日本联合舰队主力损失殆尽。自此,日本海军一蹶不振。在这次战役中,日军开始运用“特攻队”战术,即由飞行员驾驶一种特别装置的飞机,去攻击或撞击对方的军事目标,最后同归于尽。这充分表现了日本军国主义的灭绝人性的野蛮性和垂死挣扎的疯狂性。但是,这些都无法挽救日本的失败。

1945年3月初,美军攻占马尼拉。3月底,攻占琉黄岛。4月,美军在冲绳岛登陆,6月占领全岛。日军在冲绳岛一役损失9万多兵力和2300多架“特攻队”飞机。战火已临近日本本土,日本法西斯已处于败降的前夕。然而,日本军国主义统治集团仍不甘心失败,一方面幻想在有利的条件下谋求妥协“和平”,以保住军国主义、法西斯势力;另一方面则极力准备在本上实行决战,妄图进行最后挣扎。

1945年1月20日,日军大本营即制订了《帝国陆海军作战计划大纲》,预定计划在日本本土动员240万陆海军部队,组织大量国民义勇队,生产飞机1。6万架,特攻船舰9000艘,并从中国大陆抽调大量兵力和军需品转用于日本本土,以便进行所谓“本土决战”。2月,通过包括临时军费850亿日元在内合计1119亿日元的预算。4月13日,日本政府决定成立国民义勇队。

25日,大本营陆军部向全国颁发了《国民抗战手册》,要求国民要有参加作战的思想准备,还决定把人民群众组成“国民义勇战斗队”,协同军队作战。

为了进一步加强本土决战准备,6月8日,日本御前会议就下一步应采取的战争指导基本大纲,作了如下决定:

御前会议决定第一号“方针以七生尽忠的信心为力量的源泉,利用地利人和,战斗到底,以此维护国体,保卫皇土,决心达到征战之目的。

要领:

一、迅速加强本土战场的备战阵势,将皇军的主要战斗力量集中于此。在其他疆域上的战斗力量的配置,应考虑我国的实力,主要着眼于进行对主要敌国美国的战争,同时也要考虑北边形势的突然变化。

二、利用世界形势转变的微妙之处,灵活而有力地推行对外政策,特别是对苏对华政策,以利于进行战争。

三、在国内,要准备好可以适应举国一致的本土决战,贯彻国民战争本质的各种体制,尤其要以国民义勇队的组织为核心,更加巩固全体国民的团结,日益提高战斗意志,充实国家的物质力量,特别要把国家政策的重点指向确保粮食,以及生产特定的武器。

四、以本人纲为基础的实施措施,要按各自分工,具体规划,力求迅速促其实现。”'〔日〕外务省编:《日本外交年表和主要文书》(1840~1945)下卷,原书房,1984年版,《文书》第615~616页。'

日本实行本土决战的战略企图,就是利用现有残存的陆海军实施特攻作战,力求在海上挫败准备登陆的盟军;尔后将日本本土全部地面兵力,集中于主要方向,实行纵深配置,对上岸的盟军部队进行坚决抵抗,以挽救军国主义者失败的命运。日军参谋次长河边在这次御前会议上叫嚷,实行本土决战对美军不利,而对日军“绝对有利”。他宣称要把“皇国的万物众生统统化为战力”,“发挥一亿国民玉碎精神”,以保卫国土。

根据6月8日的战争指导大纲,日本内阁6月22日召开的帝国议会第78次会议,通过颁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

目录
网游虚空的世界七零之漂亮泥瓦匠[基建]小孤前年嫁彭郎末世重生之温乐(网王)只是越前龙马夏末微安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