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5部分(第2/4 页)
要去看的东西并不是什么动辄几吨、几十吨推力的大型涡扇发动机,这些大家伙推力巨大体积也不小,光是听起来就感觉带劲儿,但这眼光也不能全都停留在大推力涡扇发动机上面。发动机推力要做大确实很困难,但要做小、做出高性能同样不简单。
小于1吨的发动机虽然不能用在飞机上面,但它依旧有自己大显身手的地方。就比如巡航导弹上面用的小推力喷气式发动机,这东西研制起来同样也是费时费力。
巡航导弹虽然是一次性的。但在导弹的重量、发动机的推力、油耗上都有着非常严格的要求,这三项指标的每一次微小的进步。都会对导弹的射程、速度有很大的提升,最形象的就是共和国在之前88海战中使用的鹰击81导弹,这款导弹使用的是火箭发动机助推、火箭发动机巡航,导致只有最多80公里的射程。
之后的鹰击82导弹改用了涡喷发动机提供推巡航段推力进行飞行,导弹的射程瞬间就有了大幅度的改善,成功使得射程突破到三位数,达到120KM的射程,并在90年定型交付军队。
当然了,即使是用上了喷气式发动机之后,鹰击82的射程和同等级的飞鱼相比的时候,飞鱼180km的射程还是要长了一大截,其最大的原因就因为802导弹的涡喷发动机性能不给力,若是能有一款性能给力的发动机,802将会全面的完爆飞鱼导弹。
这种情况一直到了新世纪,共和国又推出了鹰击82导弹的大幅度升级版鹰击83导弹,这才在综合性能上真正的达到了世界最前沿的水平。
这就表明,一款导弹的射程受发动机性能的影响很大,以现在共和国的导弹用喷气式发动机发展情况来看,短时间内还是很难达到世界先进水平,而要想在导弹的性能上达到世界水平,先进的发动机不能少。
而现在就正好,马达西奇就生产着苏联几乎所有的导弹用喷气式发动机,这个时候借机会搞到几款优秀的导弹发动机,那就是再好不过。
从另一个方面来看,马达西奇这边不敢出卖太扎眼的大推力发动机技术,但体积小、平时也不怎么引人注意的导弹用喷气式发动机就大有可为,考虑到这些情况之后,杨辉才敢把主意打到了这些发动机上面。
也是因为杨辉不太贪心,要的东西看起来不太敏感,这位马达西奇的蛀虫还真的就大着胆子给出了报价。
最开始1000万美元的报价在杨辉多方讨价还价之后,虽然最后1000万美元没有下降,但却由一款发动机也变成了两款发动机,不仅有用于反舰导弹上面的涡喷发动机,同时还搞到了一款用于远程超低空对地巡航导弹的涡扇发动机。
在苏联时期的远程对地攻击巡航导弹中,真正投入生产的型号只有KH…55巡航导弹,它有着“战斧斯基”的外号,由此可见这款导弹是什么级别的东西,而用于支持这款导弹实现超远程巡航飞行的发动机,肯定不会弱了。
在上以位面的共和国研发这一级别的巡航导弹时,耗费的精力可一点儿也不少,其中就有因为发动机不够给力的原因,现在的杨辉能够把这东西搞到手,大概明年开始的长剑10在研制中就可以不用为发动机而发愁了吧!
基于这种情况下,杨辉这才跟着一起前往对应的发动机生产车间而去,下订单之前不也还应该先看看货吗?以验证一下是不是自己所需要的东西。(未完待续。)
第五百九十二章:合作愉快
小推力的发动机体积肯定就比较小,导致总装线也不用大量占地方,在一间总装车间中,就同时有两种导弹用小推力喷气式发动机的总装线。
仔细参观了两条发动机的生产线之后,又看了发动机的试车工作,一切情况都表明,马达西奇已经完全摸清楚了这两型发动机的情况,生产工作正有序地推进着。
“怎么样?这就是我们正在生产中的两款发动机,性能绝对是世界第一梯队,和美国的发动机相比也不会逊色。”
能说不好吗?就这东西也是整个共和国现在都没有的好东西,西南科工自然也没有覆盖到这一推力级别,算起来这已经是一吨以下的发动机了。
倒不是说西南科工没有实力做这东西,其实只要愿意,并且有那个钱持续投入进去,研发出这样的两款发动机也不是不行。
唯一的问题就在于想要研制同一水平的发动机,时间上没有五年是肯定不行的,耗费的人力物力恐怕就更少不了。与之相比之下,现在花1000万美元就能搞定的事,当然就不会多花钱、并且还多占用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