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5部分(第1/4 页)
从各个科室的主任设计师,再到大大小小的副总设计师皆是无一缺席,细数起来二三十号人是肯定有了。
“好了,这次把大家叫来,是想说我们或许是能有项目做了,不过这个项目有些特殊,所以我需要征求大家的意见。雷布诺夫,还是由你来给大家介绍一下具体的情况吧!”
要由雷布诺夫来介绍,这就对了嘛!作为一个项目的介绍人,在介绍项目的时候难免会有自己的主观情绪在里面,而这些主观情绪往往会非常大的影响到听众的判断。
比如就是这次这样:“这次我们迎来几位特殊的客人,他们是来自巴西航空发动机公司,这家公司是华夏的西南科工旗下联合航空发动机公司和巴西政府合资公司,负责巴航工业145客机动力系统的提供。”
说到这里,大部分人都猜到了后面的情况,一个个是两眼冒金光,这可是一个大项目啊,要是做好了必定能实现一次大的突破啊!
就在这所有人都畅销美好未来的时候,雷布诺夫很直接的选择了将美好的幻想打破。
“本来我们研制中的AI22是这款飞机很不错的选择,但大家也知道我们现在的情况,所以在巴航发的技术人员看了22的进度之后,选择了放弃我们的发动机。”
一脸光棍的雷布诺夫表示,俺就是喜欢这种感觉,说一半留一半,上一句和下一句形成强烈的反差,大起大落之下才能使人印象深刻。(未完待续。)
关于两个四百八十九章的问题。
两章的内容是不一样的,是我粘贴标题的时候错了,内容没问题,是四百九十章的。(未完待续。)
第五百九十一章:大推力难,小推力也不简单
负责生产制造的工厂和型号设计局就有这很大的不同,从外在来看,首先是设计局的占地面积相对较小,因为他们不需要大量的车间、工厂、仓库等地方,相对的马达西奇需要生产的发动机好像就是太多了,整个工厂几乎可以算是占据了扎波罗热市的一小半。
杨辉走进这家超级大工厂的时候,恰逢新的一批D…18T发动机风扇叶片半成品进厂,列车通过专用的铁轨将东西运进入工厂,然后才是工人操作吊装设备将沉重的风扇叶片连着箱子一起吊运下来。
看着这一幕,旁边有响起了:“杨先生你刚从洛塔列夫总师的家里过来,应该是知道D…18T发动机的吧!而你现在看到就是这款发动中最为重要的风扇叶片,想当年的第一批风扇叶片,也是这样由洛塔列夫总师亲自迎进工厂的,现在这款发动机生产数量马上就要突破到三位数了,所以这应该是一个特殊的日子。”
日子倒的确是很特殊,不过在杨辉看来,却并非是真正的在为D…18产量即将再次突破而高兴,而是因为这次拿到了自己想要的东西,所以才要好好高兴一番。
这次到扎波罗热市还真就没有来错,不仅和伊夫琴科设计勾搭上了,有很大可能拐卖到一批苏联技术骨干,最重要的还在于这这次的杨辉又和马达西奇的高层建立了联系,以后只要西南科工能够拿出足够的钱,以后在航空发动机制造的中遇到工艺问题、材料时。都可以有一个便捷的解决路径。
而要仔细纠结其中的原因,那就要说到杨辉旁边的这位马达西奇副厂长。首先要申明的是:这位可不是什么好人。人家是在打听清楚了杨辉这一行人的来历之后,就把杨辉的深层次来意猜的**不离十了。
这才有了在杨辉拜访洛塔列夫总师的时候。被这位急匆匆地邀请到马达西奇公司进行参观,而参观的东西也确实不少、并且全都是些好东西,看的杨辉一直流口水,幸好这位联系杨辉的副厂长也不是什么好鸟。
之前确认了杨辉对马达西奇的那些东西有兴趣之后,就试探的同杨辉联系了一番,最后的结果就是:这位典型的苏联蛀虫,找到杨辉就是要同想做一些见不得人的地下交易,考虑到这位的地位也并不低、加上其工作性质的特殊,做这些交易实在是太简单了。
这时候的两人出现在这里。主要也是带杨辉去验货时顺带的所见所闻而已。当然,这次杨辉打主意的对象肯定不是这款D…18T发动机,这种东西才定型不久、同样属于苏联的镇国之宝级别,就是杨辉现在提出要,旁边这位也没有那个胆子做。
正好,对于这种短时间之内还没有需求的东西,杨辉一贯的风格就是:“发动机的确是一款好发动机,不过我们现在对这东西没有需求,所以这次还是去看看我们刚才谈的东西吧!”
这次。杨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