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部分(第3/4 页)
其父,作为他对商店的建议。阎书堂起初对儿子的建议不以为然,以为是小孩子的话,不值得留意。以后建议的次数多了,并且屡有所验,才逐渐有所重视,认为儿子的有些建议是有见地的。
五台是县城所在地,在五台城里最严森的地方莫过于县衙了。在五台习商期间,阎锡山经常和当时在崇实书院读书的康佩珩(同邑五级村人)到县衙去看知县审案,然后回店评论评论,摆摆谁是谁非。然而,在他的全部印象中,最憎恨的莫过于大堂上的苦刑了。他看见犯人动辄被大板打的情景,心中不由产生一种恻隐之心。他认为这种刑法,大失做人的尊严。每每看到都要动情地抨击一番。那时他虽然没有革除这种刑法的力量,但基于人道的天赋,这种理念却在他心中憧憬不散。
五台县的文化活动,比河边村要丰富许多。那时没有电视、电影,文化活动主要是戏剧。民间戏剧是种泛教育,多是赞扬忠孝节义的,其中蕴藏着丰富的历史知识。大凡有钱人家,都喜欢观戏,长长见识。阎锡山经商之余,也培滋了观戏的嗜好,每逢演戏,总要和伙友们相随去看。看完总是评头论足,谈谈忠奸邪恶、叹叹悲欢离合,对耐人寻味的故事反复思量数次,提出一连串疑问,和大家一起讨论,从而养成了凡事问个究竟的习惯。
。 想看书来
一、年少经商 喜结婚缘
当生意火暴的时候,阎书堂想到了乘此给儿子完婚的事。他喜欢易象卜筮、打卦算命。以后由山西省政府主席赵戴文写的《勋五位五台阎公子明暨德配曲夫人合葬墓志铭》中,就说他“方在乡塾,即耽玩易象卜筮,涵濡既久,于阴阳否泰、盈虚消长之理,深有所悟,而善观时变”。他算定这年腊月是吉日良辰,于是便托人为儿子选新娘。他通过阎锡祚的妻子徐该龄作媒,为儿子介绍了五台县大建安村(距河边村10华里)徐一敬的大女儿徐竹青。
徐家在大建安村也是大户人家。徐一敬弟兄三人,两个弟弟分别叫一心、一理。徐一敬的同祖从弟徐一清,23岁以头名秀才蜚声五台,其弟徐一鉴也同榜考中,一时到处传颂。徐一清在山西大学堂学习,后被保送留学日本东京宏文师范学堂,参加同盟会,后又参与筹划太原起义的机密。山西军政府成立后,任财政司司长兼大汉银行经理。1917年起,任山西陆军粮服总局局长、山西省银行主任董事兼总经理职,对阎锡山帮助很大。
徐一敬原配刘氏,无出;继娶薄氏,生一子二女。子名士珏,从事商业;二女名焕青,嫁五台县张家庄一家姓康的;大女即徐竹青。
徐竹青从小没有读过书,是一个恪守封建礼教的家庭妇女。阎锡山与徐竹青,也和千千万万个年轻人一样,完全是奉行媒妁之言、父母之托结合在一起的,双方满意的程度,很难判断。但婚事办得是很顺利的,锣鼓喧天,热闹一番,新娘就娶回来了。从婚后的关系上看,徐竹青由衷希望阎锡山能好好做人,并常以逆耳忠言指点他。阎锡山对徐竹青也颇尊重,双方感情良好。
婚后不久,阎锡山跟父亲到县城经营“吉庆长”商号去了。
一、年少经商 早春朝山
对距五台县城70华里的五台山,年少的阎锡山仰望已久,很想去游赏一次。然经商以利为重,一年到头,忙于生意,哪里有闲暇去游览呢?好在每年都有两次朝山的日子,每逢农历三月、九月,从各地不远千里来朝山的人,男男女女,络绎不绝。阎锡山也是等到一个朝山的日子,才随着父亲阎书堂逛了一趟五台山,偿了他久存的心愿。
那是1898年4月,一个春暖花开的季节,听说父亲要朝山,阎锡山也要求相随去,父亲从生意考虑,起初并未同意,但阎锡山苦苦央求,坚持要去,做父亲的也就只好同意了。父亲同意后,阎锡山深深体验到佛教的一句名言,“心诚则事成”。
巍巍五台山因奇特的东西南北中五个平顶山台而得名。其中的北峰为最高,海拔3048米,终年积雪,山谷成冰,大暑七月,时有雪飘,登此山巅清凉无比,故此有人也称清凉山。一俟暑季,人多到此避夏。
五台山位居太行之脊,滹沱之畔,是世界五大佛教圣地之一,雄居中国四大佛教名山之首。在古国北方,再没有一山如此神奇多姿,在大江南北,再没有一宇如此名播中外。它肇建于汉明帝永平十一年。肇建人是大月氏的竺法兰与迦叶摩腾二位法师。由汉明帝于永平八年遣郎中蔡悟到西域所请,从此佛教传入了我国。他们先到洛阳建筑了白马寺,次年又到山西五台山建筑大孚灵鹫寺。
大孚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