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部分(第2/4 页)
部分士兵,工作成绩非常出色。1955年6月温寿泉、黄国梁在回忆这段历史时说:
1911年间,姚鸿发向黄国梁、阎锡山提出整理军队的计划,商定从两标内挑选优秀士兵,成立一个模范队。又因老兵巧于规避,不便教练,难于整肃纪律,须将当兵年久的老营混子,逐渐淘汰,招添新兵,即决定要实行“旧兵退伍,补充新兵,教育一年”的做法。在同盟会方面,却趁此建立军事运动的基本队伍,并运动到王嗣昌、张德荣(均同盟会员)任一、二两标的模范队长,更在社会上发动有志青年多人,入营当兵,如杨彭龄即由组织决定下营盘当兵,深入兵棚做兵运工作的。
可是,在旧兵的处理问题上,出了重大问题。因为旧兵中有许多人已是同盟会员,而且不少是正目(班长),如果听任这些人流散社会,对革命将是重大损失。在老兵来说,退伍即是失业,所以都不愿离开部队。杨彭龄将此情况报告南桂馨,南又汇报阎锡山。阎说:“已经决定的计划,不易更改,只有我们另想办法,或者把裁下来的人,设法安插到巡防队(旧军)里。”南不同意这种做法,决定另行商讨。最后他们决定筹集几千两银子,到绥远后套购地,建设农庄,把退伍旧兵安置在那里从事生产,使他们生活有保障,而不致于分散,一旦有事,集中起来就是一支可观的力量。同时阎与南还决定,在太原到后套农庄的路上,沿途开设旅栈,安置一些旧兵,作联系工作。南桂馨把这些决定告诉杨彭龄,杨再转达各营连的退伍老兵,大家都表示赞同。
1911年10月6日(农历辛亥年八月十五日)经与阎锡山商定,借中秋节之机,由同盟会员南桂馨、杨彭龄、王嗣昌、李成林、杨沛霖等出面,召集第85标第1、2两营准备退伍的正目王泽山、王致嘉、郝富珍、高永胜、于凤山、刘得魁、柳殿魁、谢得之、梁俊王、马孔青、魏斐然等,以及两营营铺经理和准备退伍的老兵共80余人,在太原城内察院后德盛园饭店,歃血饮酒,以“从事革命、誓不背盟”为誓词,宣誓结盟,等待遣散命令宣布后,即按计划分头行动,一旦有事,或闻讯集中,或就地响应,总之以继续革命为目标。不料集合后四天,即爆发了武昌起义。姚鸿发不敢宣布遣散计划,害怕因此促成事变。但同盟会却借此机会,团结了很多正目和士兵,激发了他们同仇敌忾的气概。后来他们中的许多人成为起义的骨干分子,有的甚至为革命献出了生命。
txt电子书分享平台
一、义前兵运 部署起义(1)
1911年10月10日,武昌起义告捷,各省纷纷响应。首先响应的是湖南和陕西(同一天),其次响应的是江西(10月23日)。江西起义对山西影响不大,大者是与山西有地缘关系的陕西起义。陕西同盟会员景梅九、井勿幕等联络会党和新军起义,建立陕西省政府后,推新军队官、铁血丈夫团成员的张凤翙为都督,并由井勿幕率领起义军渡河攻入山西,切断清廷与西北的联系,也从侧面威胁到清廷在山西的统治。
这时,山西也和全国其他省份一样,围绕政权问题存在着三种政治势力的角逐:
第一种势力是清廷在山西的统治力量。这种势力的代表者,当然是最高官座巡抚。1911年6月巡抚丁宝铨因“交文惨案”被开缺后,由顺天宛平县人,时任江苏布政使陆钟琦(进士出身)调升。巡抚衙门有:布政使王庆平,分管财政;提法使李盛铎,分管司法;提学使骆成骧,分管教育;劝业道王大贞,分管实业;巡警道连印,分管治安。统称六大宪。巡抚能指使的军队主要是由绿营改练的巡防队和新军,但新军基本上已由革命党人掌握。巡防队有三路:前路巡防由太原镇总兵统领,驻临汾,担任河东及上党地区各州县的防务;中路巡防由大同镇总兵统领,驻大同,担任韩信岭以北,外长城以南的防务;后路巡防由绥远将军节制,担任口外7旗的防务。另有太原抚标,即巡抚卫队。各路巡防队,原则上每路7旗,每旗300余,共约2000人。
第二种势力是立宪派。立宪派以省咨议局局长梁善济和督练公所总办姚鸿发为首。他们企图以“和平让渡”的办法抵制革命。他们商定一面劝陆钟琦自动交权;一面又联合直接掌握军队指挥权的人物,自然也联系到了阎锡山。
第三种势力是革命党人。革命党人主要依靠新军。虽然新军第43协统领是谭振德,但标统以下军官多数是同盟会员或革命的同情者。第85标三个营管带依次为白文惠、姚以价、熊国斌,前二人同情革命,只有熊国斌反对革命。第86标三个管带依次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