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部分(第3/4 页)
处。 ( 就政 治 气氛而言 ; 博尔赫斯 70 年代面临的正是这种处境。 ) 叔本华认为应当屏弃人 类个 性 ; 在幻 觉的 时 间和 空间 中 间了解世界 ; 要求人类通过适度的自我控制驯服世界 ; 这种主
① 张的现代意味对乔治肯定有吸 引力。 叔 本华 有康德 的见 解
却没有康德晦涩的文体 ; 他是反浪漫主义、 反历史的。博尔赫 斯脱离了家乡城市生气勃勃的、 熟悉的日常生活 ; 身处中立的 瑞士 ; 同当时由于佛兰 德地区 各帝 国的 瓦解而 产 生的 直接 历 史后果隔绝 ; 他在叔本 华的作 品里 看到 了对世 界 的非 宿命 论 的解释 ; 把世界假定 为一 种卓 越的 精神 创 造— —对于 一个 试 — 图形成自己个性的与外 界隔绝 的年 轻人来 说 ; 它 是高 层次 的 想像力的营养。 尼采的思想更有争论 ; 更 容易 变化。 他曾 是 叔本 华的 信 徒 ; 但抵制叔本 华 极 端理 性 的 悲 观 主义 ; 倾 向 于非 道 德 的 信
①
我们把时间顺序提前了一点 : 博尔赫斯在 1917 年 ; 也就是看了 《戈伦》 一年后才 阅读 叔 本华 的 作品。尽 管 如此 ; 我 认 为现 在 概括地谈谈博尔赫斯广泛地阅 读多种 文字和 不同国 家的作 品 更为合适 ; 不一定严格地按照时间顺序。
第一部·第二章
· 33 ·
条。在尼采思想的核心里 ; 上帝遭到破除 ; 人的意志是衡量现 实的尺度。叔本华主张人 的意志 应是 禁欲 的 ; 而 尼采 公然 鼓 励个人主义的自我中心 意志。 那是酒 神狄 奥尼 索 斯的 想像 ; 目的在于削弱 19 世 纪资产 阶级 的世界 秩 序。在 这方 面尼 采 当然失败了 ; 但是他的 激进主 义在 世纪 交替之 际 激发 了不 少 艺术家和思想家的心灵。他的影子笼罩了 20 世纪前半部分。 尽管博尔赫斯当时离欧 洲艺术 生活 中心很 远 ; 但 仍正 处在 那 影子下面。 另一个更大的影子是沃尔 特· 惠 特曼 的 ; 事 实上 早在 博 尔赫斯初次接触那两位 哲学家 的著 作之前 就落 到 了他 身上。 他和这位伟大 的美 国 抒情 诗 人 作品 的 接 触 几 乎令 人 难 以 置 信 ; 因为他看到的是 德文版 的《 叶集》 — 草 — —按 照 罗德 里格 斯 ·莫内加尔的说法是在 一本表 现主 义派的 年刊 里 ; 按 照让 皮埃尔·贝尔纳斯的说法 ; 时间是 1915 年。两种说法都有可 能 ; 虽然博尔赫斯也 许是在 1916 年很 晚的 时候 ; 看 了《 伦 戈 》 之后才接触到表现主义 派的 作品。多 年后 ; 这 些 无人 指导 的 阅读显然在他头脑里融 在了一 起 ; 他有 可能是 在 读了 德国 诗 人约翰内斯·贝希尔的 作品之 后 ; 在涉 猎德· 昆 西的 作品 之 前开始读惠特曼的诗的。 不论时 间先 后如 何 ; 乔 治总 归是 从 伦敦邮购了一本绿色封 皮的 英文版 的 《草叶 集 以后 永远 放 》; 在手边 ; 也永远没有忘掉这位诗人。 惠特曼对乔治的冲击力势不可挡。 “他的力量压倒一切 ; 显而易见 ; 一看就知道他是多么强大。 博尔赫斯在 1929 年写 ” 道。惠特曼的涌动的、 倔强的、 崇拜自然的诗篇对他产生了脱 胎换骨的作用。这才是文 学 ; 行动 的文 学。他 听 他父 亲谈 过 的贝克利的唯我论 ; — —后 来又 在叔 本华 的节 制 和感 性认 识 —
· 34 ·
博尔赫斯传
的理论以及在尼采的狄 奥尼索 斯主 义中看 到的 唯 我论 ; 都 在 惠特曼使人心醉神移的诗句中搏动。 惠特曼曾说“ 尚待形成的美洲思想受到亚洲和欧洲历史 ; 上的信仰、 迷信和种种 由来 已久、 根深 蒂固、 人 窒息 的反 民 使 主权威的束缚” 草 叶集》 是 解除 这些 束缚所 必需 的强 烈 ;《 就 “ 的自豪和大胆的自由” 的例证。 对于困在沉闷的欧洲的 博尔 赫斯 来说 ; 这 些 话肯 定产 生 了神奇的作用。他是个跳出时间 ; 投入他所看到、 感到和企求 的一切的诗人。再说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