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部分(第3/4 页)
种。它应该被视为一份历史文献,同时也是一次重要的揭露。访谈中有一小部分,几乎都是零碎的内容,是在圣诞节后通过电话录音采访加上去的。
我曾经试图为这次访谈加上更多的深度讨论,让这本回忆录能更完整、更斩钉截铁,但后来约翰对这件事不再感兴趣。所以这里呈现的内容,就是当初事件的原貌,只是在事后编辑时做了些细小的修饰。
这次访谈主要是基于个人的承诺(一部分也是为了宣传当时即将发行的个人专辑John Lennon/Plastic Ono Band,在我与约翰持续交涉了大约两三年之后才促成,事情始于Two Virgins照片刊登在《滚石》杂志的那期封面(1968年11月23日),继而是约翰为多伦多和平音乐节(Toronto Peace Festival)写的文章(1970年4月16日) h,后来则是一次在他们位于Ascot i的住处与洋子的两小时会谈。当时约翰不愿意下楼来见我,据洋子说,是因为他“太紧张了”(too paranoid)。
打过许多电话之后,我们终于在1970年6月见了面,当时他与洋子趁着到洛杉矶造访Janov的期间,顺道至旧金山一游。我和我的妻子Jane与他们共度周末,带他们在旧金山走马观花。我们四人来到一间空荡荡的戏院,看了下午场的Let It Be,那部记录Beatles解散过程的电影。电影结束时,我们多少都被感动了——无论是身为亲身参与的一分子,还是忠实的歌迷——我们都流下了眼泪。
大约五个月之后,约翰、洋子与我在纽约见面,终于记录下了他对Beatles时期的回忆。
约翰·列侬是当代最伟大的艺术家之一,访谈中或有瑕疵,但这一切都在你手上了:一份来自有史以来最成功艺人的回忆录。
1971年于旧金山
电子书 分享网站
郝舫:看啊,这就是列侬!(1)
每个人都有自己心目中的约翰·列侬,但只有这本书中的列侬如此愤怒、凶悍。
1964年,曾有一个踌躇满志的列侬;1967年,曾有一个迷幻的列侬;1969年,曾有一个长发的列侬;1970年,则是如此刚猛的列侬。
这一年的列侬手中只有一个武器:“摇滚乐是真实的,其他都是假的。”正是基于这样简单的观念,列侬向一切他认为虚假的东西发起了猛攻。在这些进攻中,当然免不了抖搂些摇滚乐背后的秘闻,列侬粉碎了总是兴高采烈、清纯可爱的年轻Beatles形象,他描述乐队早在利物浦的俱乐部混的时候就已经开始用药——“我总是需要药才能生存”。而真正要命和有趣的是,列侬把Beatles判定为艺术冒牌货——“我们无非是一个把事搞得很大很大的乐队……仅此而已”;“我的技术不怎么样”;“我弹得很烂”;“我也不喜欢多数Beatles的歌”;在英国各地巡演之前“我们的音乐就已经死了”;“我们杀死自己,换取后来的成功”;“Beatles是世界上最大的大混蛋”;对由Beatles和摇滚乐带来的革命,他的结论是“梦已经做完了,一切都还是老样子,只不过如今我已经30岁,而一大堆人留了长头发,如此而已”……
尽管连《佩柏军士的孤独之心俱乐部乐队》(Sgt。 Pepper’ s Lonely Heart Club Band)这样的旷世杰作都曾被评论家们无情嘲弄,但是,有谁曾用如此无情的言语讽刺过被许多人视同生命的最大的摇滚神话?
不仅如此,他同样打破别的神话——迪伦的新专辑“是一堆狗屎”;米克·贾格尔“是个笑话”;激进嬉皮士“让我恶心透了”;大众闲得没事干才会去用神秘主义解读Beatles或是《圣经》“密码”;对“知识分子”(甚至洋子的知识分子气)、“精英”、中产阶级和暴发户的挖苦更是随处可见。
同许多人印象中和蔼、幽默、说话轻声细语的列侬相比,这个列侬是一个爱说三道四、怀恨在心和放纵任性的人,原因十分直接:
1968—1970年是他和洋子最艰难的岁月,他们在政治和艺术上的探索和求新之举被保守的传媒和批评家们抨击;他在进行”原生呐喊“治疗;洋子刚刚流产……所有这些,奠定了这个访谈的基调。
这时候的列侬是一个内心充满痛楚的人,其中一个最大的痛楚,就来自保罗·麦卡特尼和乔治·哈里森对小野洋子的态度,他认为他们“瞧不起她”、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