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部分(第2/4 页)
么给自己‘充电’不就完了。”也许有人会这么说。但情况却不是这么简单,因为有很多“充电”的事情对于我们而言太累了。疲惫了一天,一旦有了休息时间,我们唯一想做的就是什么都不想,纯粹地放松脑子。很多很深刻很有意思的书、电影等等,我们都没有精力去应付了。而另一些放松的事情对于我们这些平凡的高三学生而言是不能干的,或者最好不要做的:最好不要看小说——战线长,易上瘾;显然平常也是没有时间出去逛逛街什么的……那么在若干学习的空隙中,我们要拿什么来填充自己?虽然看电视很容易让人的头脑变得麻木迟钝,但也许正因为这样才适应我的胃口——脑袋中挤满了各种东西,我需要一二十分钟什么都不想。而在春节期间,这种情况变得特殊了。我们所拥有的休息时间变长了,但因为学习的需要,我不得不整天整天地坐在书桌前,而原本一个学期下来,我们是需要时间好好休整的,但自己没有这个勇气放弃一些学习时间,到户外散散步,静下心来看看书。我仍然想抓紧时间,而这恰好和我内心想要休息的强烈愿望形成了冲突。最后我不得不做出这样的妥协:学习,然后中途通过看电视来休息。长久压制的想看电视的愿望仿佛洪水在此时找到了宣泄通道,所以才发生了上面说的那些事。
“我怎么会看了这么多电视剧?!”(2)
面对这种情况,一开始我很愤怒,很讨厌自己的行为。心情当然是因为内心的负罪感跌落到了谷底。不仅仅是因为自己担心失去的学习时间,更因为我把它看作对我个人自制力的否定。而这种心理状态带给我的不是效率,而是烦躁。那时的情绪波动很大,也很脆弱,一件很小的事可以引起“地震”。由此看来,我对这种情况的回应并不是明智的,因为它给我带来的除了痛苦还是痛苦。那么,类似的事情到底该怎么回应呢?我现在的想法是这样的:首先,我们得承认可能对很多高三的人而言,这种情况是正常的。物极必反,长久压抑某件事反而会激发你去做这件事的愿望。也许你是终于忍不住了,打起了游戏;终于忍不住了,翻开了漫画;或者,像我和我的朋友一样,打开了电视机……也许这些情况是“大逆不道”的“违背高三精神”的事,但我们并不能因此就完全否定自己,或者为自己的行为过分地担忧、焦虑。因为很有可能就是你自己的过分压抑造成了当时的过分渴望。以我个人的经历来说,因为我整个高三都在压制自己看电视的欲望,结果让这种愿望在高三空前强烈。当时我对高考后的生活的唯一概念就是疯狂地看电视,我当时也因此把自己断定为一个沉迷于电视的爱幻想的人。而高考过后,我本来以为自己会很长时间沉迷于电视剧的,但事实却出乎我的意料,我发现我对电视的兴趣迅速降低,几乎不怎么看。我并没有刻意去这么做,但当更多更有意思的活动出现时,电视就不再是我的选择了。这个变化充分证明了当时我的“狂热”是虚假的。所以,你也许和我一样:你并不是没有自制力的人,你也并不是你所想象的无可救药的沉迷于漫画、电视、游戏的人。只是你过分压抑自己罢了。那么既然如此,何不减轻你的负罪感,理智地看待自己的行为。我并不是指这样我们就可以放任自己想干什么就干什么了。直到现在我仍然觉得当时自己疯狂看电视的行为不理智。因此,一方面,我们应该适当地满足这方面的欲望,但另一方面,我们应该赶快寻找更有价值的替代品,比如散散步,弹弹琴。当时我完全可以把我饭后看电视的时间分一部分到外面散散步,既有利于身心健康,又不至于让我的负罪感那么强烈。当然,还可以好好地找朋友、老师、家长谈谈,把我们的不快告诉他们。我多次发现,当我把我内心深处的担忧和不快对我的挚友说出来后,这些事情的杀伤力就大大降低了。总之,我们不要因为自己行为的偶尔“出轨”就把自己拖入罪恶的深渊,这种沉重的心理负担不适合高三的学习,但我们也没有理由放任自己的任何行为,原因同样只有一个:物极必反,量变引起质变。
“太好了!我‘回归’了!”(1)
高三的第一次飞跃让我看到了可能
高三一年下来,我并没有过去那种“上下学期”的概念。因为短暂的七天“休整”后,我们又迅速投入了下一学期的战斗。一切的衔接快得让我无法感到这是另一个学期的开始,而高三下期从一开始就笼罩着浓浓的高考氛围。
一开学,我们就要进行月考。这是第一次全面考查所学的知识,换言之,就是学校组织的第一次高考全真模拟。复习的负担虽然很重,但从我上学期积累的经验来看,我并不能单单为了这次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