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9部分(第1/4 页)
呦兀�⑶嘀荩ㄖ瘟僮停�⒃ブ荩ㄖ乌巯兀�⒓街荩ㄖ胃咭兀�⒉⒅荩ㄖ谓�簦�⒂闹荩ㄖ渭幌兀�①鹬荩ㄖ尾�兀�⒘怪荩ㄖ温は兀�⒁嬷荩ㄖ析孟兀�⒕V荩ㄖ魏菏伲�⒀镏荩ㄖ卫�簦┖徒恢荩ㄖ瘟�啵��150'。兴平元年(194年),又分雍州。则至汉亡,全国有十四州。州从监察区变为行政区。'134'汉朝官制实行三公九卿制,宰丞相具有较大的权利。丞相太尉御史大夫称三公,丞相管行政,是文官首长'151';太尉管军事,是武官首长'151';御史大夫掌监察,辅助丞相掌管政治事物'151'。而在汉朝,还有一条不成文的规定,即必须做御史大夫后才能做丞相。而在御史大夫之下,还设有御史中丞,掌管宫内事务'151'。九卿则是太常(掌祭祀鬼神)、光禄勋(掌门房)、卫尉(掌卫兵)、太仆(掌车马)、廷尉(掌法律)、大鸿胪(掌礼宾)、宗正(掌皇帝族谱)、大司农(掌全国经济)、少府(掌皇室财政)'151'。汉武帝时期,为了巩固皇权,皇权开始大幅膨胀,尚书令的地位大幅抬升'152'。汉武帝将身边重臣如严安、主父偃、朱买臣等为郎加以侍中,与尚书令共议。军国大事,组成中朝(又称内朝)。原以丞相为首的三公九卿组成外朝。'153'
日南尉丞
日南尉丞
汉朝的选举制度是察举制,以地方推荐为主,考试为辅,考试与推荐相辅而行。推荐过后是还要经过考试复核;复核合格后才能量才录用。无论是特举贤良方正,还是岁举孝廉、茂才(西汉时称秀才,东汉避光武帝名讳改为茂才),均须经过中央覆试。武帝时期设置太学,是中国古代第一所公办学校,专门培养才学之士。'153'
东汉时期,为纠正察举荐人之滥,开始注重考试,形成察举与考试相结合的选士制度,而且考试成份日益增加。在推荐基础上加强考试,这是汉代察举制发展的新趋势。荐举为主,考试为辅,是两汉察举制的基本特点,也就是说你举荐个人,还要看看他有什么本事。汉朝早期实行征兵制度,男子二十三岁起至五十六岁之间,服役两年。一年保卫京师,名为正卒;另一年戍守边郡,叫做戍卒。正卒分为两支,一支为南军,守卫宫城,另一支为北军,保卫首都其他地区。'153'
秦末汉初,由于长期战乱人口锐减,西汉建立时人口仅剩1300万'156',经过汉初的休养生息,至汉武帝元光元年(前134年)全国人口约有3600万,汉武帝后期因对外战争的沉重徭役人口锐减至3200万,至于史书中的”户口减半“是因民众不堪重负逃税导致人口登记不实'157',汉昭帝、汉宣帝相继息兵养民,到宣帝末年(前49年)人口已达5000万左右'156'。元始二年(2年)西汉在籍人口达59594978人,垦田8270536顷,为两汉之最。'158'学者考虑到未纳入统计的隐户及外族,因此认为西汉末人口应有6300万。'16'
由于中国历史早期农业发展集中在黄河流域,故西汉人口密度分布极不均匀。以淮河、秦岭为界,北方人口约八成,南方人口不足两成。人口数超过500万的司、豫、冀、兖、青、徐五州均位于黄河中下游地带,这五州的人口总数占全国的55%。首都长安周围人口密度达每平方公里1000人左右'159'。人口数量在200万以下的有交、凉、并、朔方四州。扬、荆、益三州的主要人口分布在成都平原、南阳盆地、太湖平原和宁绍平原。
新莽末年爆发绿林起义导致人口锐减'160',东汉建立后人口开始恢复。光武帝中元二年(57年)全国有户4279634,口21007820;汉明帝永平十八年(75年)全国有户5860573,口34125021;汉章帝章和二年(88年)全国有户7456784,口43356367;汉和帝元兴元年(105年)全国有户9237112,口53256229,垦田面积达7320170,为东汉之最。'101'至汉桓帝永寿三年(157年)全国有户10677960,口56476856,为官方统计的人口峰值。'161'不过古今学者考虑到当时被豪强地主霸占或荫庇的大批徒附、宗族、宾客、部曲、奴仆等人群以及迁居汉地的匈奴、羌族、氐族、百越等大多未纳入户口统计'162',故认为东汉人口峰值达6500万'16''163'。
东汉的人口分布又有变化。中原人口为躲避战火向长江流域迁徙,南方人口升至全国四成。口数超过500万的有豫、荆、扬、益四州。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