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部分(第3/4 页)
、徐宁、李应、穆横(穆弘原型)、关胜、孙立十二人为制使,率人前往太湖等处搬运。这十二人意气相投,惺惺相惜,就对天盟誓结成了异姓兄弟,不能同年同日生,但愿同年同日死。当杨志等十一人押送花石纲到达颍州(今安徽阜阳市)时,孙立却因故落在了后面,作为带头大哥的杨志就让卢进义等人先行进京,自己留下来等待孙立。
日子一天天过去,孙立却一直不见踪影,而杨志的盘缠已经用完了。无奈之下,杨志同志给祖传宝刀插上草标,抱到街市上去卖,以便换些钱填饱肚子,付清店钱,充作路费。
俗话说,人倒霉了喝凉水都塞牙,这事就让杨志给碰上了!颍州城里有名的恶霸看上了杨志的宝刀,就牛不喝水强按头地想夺而走之,杨志怒从心头起,恶向胆边生,手起刀落,恶霸的脑袋瓜子就“咕噜噜”在地上滚起来了。
颍州知州大笔一挥,被迫杀人的杨志脸上刺字,发配卫州(今河南卫辉市)。孙立赶到颍州时,杨志刚刚动身去了发配之地,他快马加鞭直奔京城汴梁,和卢进义等人商议如何拯救杨大哥。当杨志在解差的押送下到达黄河岸边时,卢进义带领十一个弟兄从天而降,杀掉解差,救下了杨志,而后,十二位好汉打马上山落草为寇去了,不过,他们去的不是梁山,而是太行山。
宣和二年五月,北京大名府留守梁师宝(梁中书的原型)派县尉马安国一行人押送十万贯金珠、珍宝、奇巧缎物赶在六月初一之前到京城给太师蔡京上寿。消息很快传到了晁盖等人的耳中,他们就想劫下这笔不义之财,于是,晁盖、吴加亮(就是吴用)、刘唐、秦明、阮进(就是阮小二)、阮通(就是阮小五)、阮小七、燕青来了个八星聚义,确定了智取生辰纲的时间地点和行动计划。
当马安国一行走到五花营大堤上的田地里时,早已埋伏在此地等待他们留下买路财的八位好汉智力暴力并用劫走了价值连城的蔡太师的生日礼物。郓城知县尹大谅闻听此事,吓得出了一身白毛汗,连忙换了便服带着几个便衣警察到五花营附近微服私访,寻找线索,最终,他们在前村的“酒海花家”查到了生辰纲的蛛丝马迹。尹知县回到县衙后立刻命令董平带领三十名兵士前往石碣村追捕晁盖等人。
螳螂捕蝉,黄雀在后,董平还没出发,县衙里的另一个人已经翻身上马奔石碣村而去,这个人就是宋江,他是晁盖的好友。有了宋江的报信,晁盖等人得以顺利逃脱,等董平带人赶到时,已是人去屋空,徒呼奈何了!
宋江正暗暗欣喜自己神不知鬼不觉地做了一件滔天大事时,没想到后院却起了大火,他的女人阎婆惜给他戴上了一顶绿帽子,姘夫名叫吴伟。一天,正当阎婆惜与吴伟在床上卿卿我我、缠缠绵绵时,碰巧宋江回来了,只见这个怒发冲冠的矮个子男人,二话不说,拿起一把刀冲了上去,“咔嚓”两声砍下了那对奸夫淫妇的脑袋。
杀了人的宋江不得不走上了逃亡之路,可是,天下虽大,却没有他这杀人凶犯的容身之处,只有一个地方例外,那就是晁盖等人占据的水泊梁山。
逼上梁山之后,宋江凭着自己的恩德、人品和能力,很快成了梁山泊义军的领导人。他率领梁山泊义军转战南北,攻城夺县,力量日益增强,义军所到之处,杀贪官,除恶霸,打土豪,分田地,深受贫苦人民的拥护和爱戴。梁山泊义军的影响越来越大,并与太行山义军遥相呼应,附近的官兵闻风丧胆,无人敢撄其风,就连当初缉捕晁盖等人的警察队长董平也反水上了梁山。
既然梁山泊周围的官兵已是惊弓之鸟,北宋政府只得从京城派来精兵良将征讨梁山泊义军。将门之后呼延绰(就是呼延灼)是这次围剿的主将,副手是刚刚改邪归正的海盗张横。
可惜这两个外来的和尚也念不好经,屡战屡败,但他们的确够坚强,屡败屡战。最后,皇帝的忍耐突破了极限,发出了最后通牒,然而结果却并不是皇帝老倌期望的破釜沉舟、背水一战,而是呼延绰和张横反叛朝廷明珠投暗了,宋徽宗搬起石头砸了自己的脚,也只有抱着脚丫子喊疼骂娘的份了。
很快,水泊梁山又添了不少新头领,领军人物达到了三十六名,这三十六人横行齐魏,官军数万无敢抗者,于是民间有了这样的说法:来时三十六,去后十八双。若要少一个,定是不还乡。
后来,梁山泊义军不幸在海州(今江苏连云港市)陷入了北宋名将张叔夜大军的包围圈,在突围失利和张叔夜循循善诱的情况下,宋江带领义军归顺了朝廷。北宋政府虽然没有背信弃义地杀死义军将领,但对他们并不放心,为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