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3部分(第3/4 页)
让我好过,我便也不让你好过的样子。
有句话不是说吗,我是金镶玉,你是破瓦罐,碰在一起,肯定是金镶玉比较受伤。
邾国铭江沿岸,本来是繁荣富饶,绿洲千万里,百姓安居乐业,萧齐国这么一撒泼,顿时变了模样。
百姓频频受到骚扰,人畜常常被萧军齐抢夺,有些百姓不堪其扰,便只能举家迁移,眼见着良田将变赤地,邾国国主焦急,然而似乎除了硬拼或者是给钱之外,竟然没有别的办法。
可是那十年的改建之晌及举国劳力的付出,必将把邾国拖为一个赤贫之国,或许将来百姓们更加的受罪,事情便这样僵持下来,萧齐国国主硬生生把铭江以北的邾国地区,当成了自己的地区,甚至开始大胆迁移萧齐的百姓来此居住,并且在邾国铭江并以北盖了好几个属于他自己的行馆。
这种强盗行为不但使邾国百姓受伤害,更是让邾国国主颜面无存,后来在与朝臣的再三研究下,打定长痛不如短痛的主意,打算干脆对萧齐开战。
那一年,萧齐备军三十万,而邾国同样备军三十万,眼见一场大战开场在即,而且就算此时开战,亦是在邾国的土地上开战,可谓是非常非常吃亏,可以预见邾国百姓将过一段频频上重税以资战事的日子,并且铭江以北地区的百姓将会流离失所,成为难民。
就在这样的情况下,杨筠松就好像上天派来的神仙,就这么出现了。
他先是出现在铭江以北的地方,他花了三十三天的时间,日夜兼程,走遍铭江两岸上下二十七郡,去堪查铭江两岸造成如此局面的原因,第三十四天,即萧齐与邾国打起战鼓,准备开战的日子,他似乎有办法了。
他先是只身闯入萧齐国主的帐里,不知道说了些什么,使萧齐国主暂停战鼓。之后又闯入到邾国国主的帐里,然后邾国国主亦停了战鼓。
接下来的两天,完全凭借杨筠松个人的努力,使二位国主得已坐下来,心平气和相商有关铭江两岸的事情。
二人此时已经是骑虎难下,皆提出,除非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否则无法退战。
杨筠松于是放下豪言,“此事有何难,不就是两岸皆富饶,洪水不在发吗?包在我杨筠松的身上!”
如此一来,两军都暂时按住了军队,且给杨筠松一段时间静观其变。
杨筠松先是随着萧齐国主过江到了萧齐地界,一番堪探之后,向萧齐国主道:“此片土地之所以不能够种植庄稼,亦并非全是铭江之过,乃是因为这里铁石含量过高,无法种植庄稼,就算是水源充足,亦不能改变此状况。而这些铁石,恰是几百年来,铭江大水总是从此处而过,从而使铁石沉积,到现如今,这里便是一个大大的天然铁石矿。”
众人都知道,铁石矿能做什么,这在当时算是很珍贵的矿,不但能猝练铁器,更可以筹造兵器,有了铁石矿,就好像抱着一座金山般。
萧齐国主不是傻瓜,听了杨筠松之语,立刻让相关人士前来采石观察,最后得到的结果,果然这铭江萧齐界内乃是一个巨大的铁石矿,够他们开采百年。如果真的开始开采这里,那么比起邾国境内的绿洲万里,不但不惶多让,反而还要更占有优势,毕竟银两才是万能的。
萧齐国主再三考虑之下,又道:“就算如此,总不能让那洪水每隔八年十年,再来淹一次。”
杨筠松道:“此事却也容易解决得很,只消得如此如此这般……”
萧齐国主听闻后,一时还是不能接受的,“原来还真是邾国之错,既然如此,应该让邾国出银子,好好改建那什么黑湖。”
原来杨筠松经过堪查之后,发现铭江之水之所以十年八年发洪水一次,一是因为萧齐地界地势偏低,水往低处流,所以他们易受灾。但这也只是表象,真正的原因是,在邾国境内有一个非常大的湖叫黑湖,此湖一到雨天如墨染,长久以往便得此名,黑湖之水来自于高大山脉之上,平时的水注入到铭江之内。
本来这也没有什么,毕竟万水归源,铭江之水本就来自于各种湖泊,然而这黑湖却大有不同,不知道什么原因,它每过十年左右,就会发生一次严重的龙吸水现象,即一夜之间,湖水会一夜之间蒸发,中剩余湖民一片,湖底暴露出来,可见内有鱼类和各种动物的尸骨,甚至是破船骸及人类尸体,望之令人惧怕。
无人敢去研究此湖到底出了什么事,如此过上两三天,湖水又会在夜里忽然暴涨,暴涨之时雷雨交加,周围村寨都会连续下雨好几日,而山顶积聚的雨水也增多。
湖水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