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部分(第3/4 页)
在接触过程中,我们惊讶地发现,先有的许多认识存在着偏差。譬如,有些流浪汉、乞丐在收起街头职业化的面孔后,在私底里的精神状态是快乐的,是自在的,哪怕他们是躺在冬夜冰冷的街边石板上,吃着捡来别人丢弃的半碗面条或几块面包。他们中甚至有相当数量身体思维健全的人,本有能力靠正常劳动吃饭,却宁可过那种被别人所不耻的生活,而不愿寄人篱下听人使唤地去做工。乞丐群体的“穷乐”、“自足”现象值得琢磨。这里有人的适应力的原因,不管处在一种什么物质生活状态下,人总可以寻到属于这个物质层面的精神快乐;有城市物质水平不断提高的原因,城市的日益发展与繁荣使得寄生其中的乞丐能很轻易找到食物讨到钱,这一点也是许多乞丐来到城市并日益职业化的动力因素。乞丐有属于他们的快乐,这种精神状态是一种真实,我们也试图在这本书里告诉大家这种真实,以纠正常人一般思维下对乞丐的某些认识误区。当然我们没有任何想掩盖他们苦难的企图,作为一个自然人,居无定所终日漂泊满足于一些低质而简单的快乐;生活在城里却永远与城市的繁荣和文明隔着鸿沟,无法享受与普通市民一样的待遇,这本身就是一种巨大的悲哀。40多天来,和乞丐们在一起,我们从他们身上感悟到许多生活的真谛。譬如,当我们拿自己去比照他们的时候,就会发现作为一个平常人已经是上天给我们的恩赐了。这使我们开始懂得珍惜自己的寻常生活,过好每个在自己看来平平淡淡、在他们眼里却似天堂般的日子。我们学会了如何对生活满足,对生命珍惜,而不再像从前那样动辄抱怨、动辄哀叹。
在与众多流浪汉、乞丐们接触、交流的日子里,面对对方,总有一些问题萦绕着我们:能为他们做些什么?他们需要我们为他们做些什么?写这本书,展示他们的悲喜苦乐、真假善丑不是最终的目的。但我们也清楚地知道,仅靠我们几个“记者”的能量,是不可能解决这个庞大流浪部落的出路问题的。但我们真真切切想为他们改变点什么,想呼吁我们的社会为他们做些什么。体验结束后,我们又回过头来找到了一些本书里写到的人物,他们中的一些人告诉我们,如果能找到一件适合的事做,他们是愿意结束流浪开始新生活的。他们中还有一些人说,他们想像普通人一样恋爱结婚,也有普通人的感情生活。说起这些他们都说像做梦,既然我问就把梦告诉我,只当是白说。因此我们决定通过本书做一个大胆的尝试:为这些梦想回到正常生活状态中的流浪汉和乞丐们求职、征友、征婚。我们没有太多的能力,我们可为他们做的实在一点的事情仅限于此。虽然只有很少很少的22个人,但哪怕能实现一两个人的“非分”梦想,我们也会觉得这件事所带给我们的成就感远远高于这本书的出版。这些人大多是健全的,无论是身体还是心理;个别人有轻度的身体残障,但生活都能够自理。我把他们的启事附在书中,衷心希望有爱心、有能力的读者能够伸出手来,帮帮他们,给他们一个工作的机会,给他们一份正常人的感情,我们将不胜感激!实在不知道这样会不会有结果,但我们期待着好消息的来临。
最后要诚挚地感谢几个人。一位是《楚天都市报》的总编辑蔡华东先生,在我离开报社之后,他依然关心并指导着我们的工作,还在百忙中为本书拨冗作序。再一位是《楚天都市报》的编辑刘我风女士,她一直给我们以鼓舞,并热情承担了本书的联系出版事宜。武汉科信文化公司的邱铧泰总经理,为本书的创作做过多次指导。武汉天畅策划工作室的谭畅总经理和徐德明设计师也为本书付出过辛勤的劳动。如果没有他们的热心和帮助,这本书的出版不会进行得如此顺利。由衷地感谢你们!
(占才强)
3、致读者二
在走进乞丐这个群体之前,我和许多寻常人一样,习惯用“俯视”的眼光去打量他们。一句名言这样说:一条锁链,最脆弱的一环决定其强度;一只木桶,最短的一片决定其容量;一个人,素质最差的一面决定其发展。把这句名言放在乞丐身上,不难得出这样的结论:正是他们过低的人品素质、能力素质,决定着他们要以一种遭人鄙夷的姿态存在着。
长久以来,我就是持这种态度看待街头的每一个乞丐的。然而没想到,2002年10月到12月的一段日子,自己竟会扮作乞丐,进入他们的生活。
这段“乞丐生活”的开启,缘于一个人,就是本书的另一位著者,或者说是体验者——占才强。在此之前,我是武汉《人才信息周刊》的一名编辑、记者,他在武汉另一家报纸媒体做周刊主编,同行的原因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