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部分(第2/4 页)
段佩服得五体投地。
李辉尽可能多的收拢流民,到八月中秋,已经收拢了流民五十余人,大多数是身强力壮的年轻人。李辉没有妇人之仁,他拒绝接受老弱病残,他知道自己将要做的是什么事情,所以尽可能的充实力量,减少拖累。
“为了拯救所有人,我只能放弃一小部分人,而其他人则会成为我成功路上的垫脚石。历史会证明我是对的。”看着满身补丁的老妪踉踉跄跄走向远方,李辉的心在滴血。但是手从来没有软过。
现在手下有了五十多人,李辉的胆子也壮了一些,他率领百姓们修建城垣,扩充基地,增强戒备,在这段时间里,清兵还忙着攻城略地,一时间还余不出多余的力量来征讨他。
利用这短暂的空隙,李辉尽可能的修筑坚实的防御体系,他们利用树木制造拒马,将山石搬到东山山顶进行防御,以砖石房为中心,凭借周边的地势修建深沟高垒,为战争做好准备。
这一天天气晴朗,李辉站在东山山顶,下面是五十一名青年,每个人都身怀国仇家恨,抬头看着站在高处的李辉,迎着初升的阳光,感到阵阵眩晕。
“咱们聚集在这里,无非就是想在乱世中谋求一条活路,但是我们不想屈辱的活着,因为我们是炎黄子孙,华夏苗裔。不能向那些满身腥膻的贼酋屈辱投降。我们是堂堂中国之人,怎能剃发留辫,弃汉人衣冠,做胡酋模样?现在我们要团结起来,组成一支复仇的军队,为死去的家人,为死难的同胞报仇!”
“报仇!”一百多只手臂举起来,发出怒吼。
“现在我们的军队就以此山命名,我想历史的车轮已经出现了转折,因为我们的东山军出现了!”虽然大家都听不懂李辉说的是什么意思,但是大家再次举起手臂,振臂高呼!
从此,历史的车轮偏离了原有的轨道,虽然这个轮子已经够沉重了。还不是因为李辉这个混蛋?
虽然成了军,但是李辉并没有忙着为大家加官进爵,因为他想在真实的明白个人的实力之后再进行提拔。
人口的不断增加带来的是粮食的巨大消耗,李辉开始为几百人的口粮犯愁了,大家都是身强力壮的年轻人,干得多吃得也多,偏偏现在的鱼产量又下降了很多,而地里的粮食还没有成熟,就算成熟了也不够这些人过冬的。
“怎么办?”李辉挠着头发,苦苦思索,他拿出那本《世界地理图册》,当翻到中国东北那一页时,李辉突然灵光一现,想起了东北王张作霖的发家史。
“堂堂东北王,不也是靠着打家劫舍起家的么?”李辉为自己的这个想法兴奋不已,“这江淮之地虽然遭遇兵灾,但是还是有很多富庶人家,何不来个劫富济贫?”李辉越想越高兴,“就这么办了!孙达,过来!”
孙达是本地人,对周边的地理环境非常熟悉,南面的防御沟就是他亲自带人挖掘的。
“附近有什么大户人家?尤其是盐商丝绸商人什么的。”李辉问道。
“回大哥的话,离咱们五十里外,有一个叫掘港的小镇,听说那里没有被清军屠城,而且掘港有王百万孙大头等好几户盐商,还有两户大地主,家里富得流油,偏偏一毛不拔,专门搜刮百姓,大家都叫他周扒皮。”孙达如实汇报。
“好,很好!”李辉笑笑,“我觉得咱们应该打击这些土匪恶霸,劫富济贫,做那梁山好汉一般的英雄事。”
“小的甘效犬马之劳!”孙达双手作揖,说道。
“好!”李辉拍拍孙达的肩膀,“咱们现在就去偷袭,打家劫舍!”
第二天,李辉从众人中挑选了二十个身强力壮手脚灵活的青年,将他们召集起来,告知了自己的目的,出乎意料的是,这些青年都没有说话,傻呆呆的站在原地,面面相觑。
“这些有钱人都是汉人中的败类,咱们一定要将他们搜刮的民脂民膏给挖出来!”李辉动员道。
这些人终于有了一点反应,点点头,带着辛苦积攒下来的鱼干,跟在李辉的身后,在孙达的指引下向五十里外的掘港行进。
“咱们怎么混进城里?”究竟是第一次当土匪,经验不足,第一个大难题摆在李辉面前。
“陆谦,发挥你们讨饭的专业优势,进城打探消息,记得一定要仔细,不能留下任何疏漏。”李辉派出探子进城打探,也算是摸到了一点门路。
其余人都藏匿到离城一里外的农田,焦急的等待陆谦等人回来。
当日头偏西的时候,陆谦终于回来了,急急忙忙的向李辉汇报情况:“大哥,现在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