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部分(第3/4 页)
了这一步,则老师教起来轻松,学生学起来愉快。
问题倒是在于,这样的启发式教育,要求老师不能只是照本宣科,必须是一等
一的高手,而不仅仅是眼高手低的裁判员。
中道而立,谈何容易?
但总归是努力的方向罢。
下一篇(以道殉身与以身殉道)
尽心上
以道殉身与以身殉道
【原文】
孟子曰:“天下有道,以道殉身;天下无道,以身殉道。未闻以道殉乎人者也。
”
【译文】
孟子说:“天下政治清明的时份,用道义随身行事;天下政治黑暗的时候,用生
命捍卫道义。没有听说过牺牲道义而屈从于他人的。”
【读解】
“天下有道,以道殉身”就是“天下有道则见”(《论语·泰 伯》),就是“邦
有道则仕”(《论语·卫灵公》),也就是,“达则兼 善天下”(“孟子·尽心上
》)。
但“天下无道,以身殉道”却似乎比“无道则隐”,“邦无道 则可卷而怀之”
和“穷则独善其身”来得要壮烈一些,而大有 “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
以成仁”(《论语·卫灵公》) 的意思了。
杀身成仁便是以身殉道。
只有叛徒才以道殉人。
当然,从更深层次的意思来理解,“无道则隐”,“邦无道则可卷而怀之”和
“穷则独善其身”也可以说得上是“以身殉道”的表现,因为这样做是为了“道”而
舍弃了自身的所谓“前程”,只不过没有舍弃生命罢了。
只要不屈志变节,也就不是以道殉人。
“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李白)
这虽然也没有“杀身”,而只是“独善其身”,但却是不愿以道殉人的典型。
虽无壮烈,却也大义凛然。
下一篇(求教必须虚心)
尽心上
求教必须虚心
【原文】
公都子曰:“滕更①之在门也,若在所礼,而不答,何也?”
孟子曰:“挟②贵而问,挟贤而问,挟长而问,挟有勋劳而问, 挟故而问,皆
所不答也。滕更有二焉。”
【注释】
①滕更:滕国国君的弟弟,曾向孟子求学。②挟(Xie):倚仗。
【译文】
公都子说:“滕更在您门下学习,似乎应该在以礼相待之列, 可是您却不回答
他的问题,为什么呢?”
孟子说:“倚仗着自己的权势来发问,倚仗着自己贤能来发问, 倚仗着自己年
长来发问,倚仗着自己有功劳来发问,倚仗着自己是老交情来发问,都是我所不回答
的。滕更有这五种中的两种。”
【读解】
至于滕更到底是倚仗的哪两种,孟子点到为止,并没有明说。 朱熹《集注》引
赵氏说:“二,谓挟贵,挟贤也。”那也就是说,他倚仗自己是国君弟弟的地位权势
,倚仗自己很能干,很了不起。
其实,滕更到底倚仗什么,这对我们来说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孟子为什么对这
些有所倚仗的人不予回答。
这一点,孟子在论交朋友的原则时已经说过:“友也者,友其德也,不可以有
挟也。”因此要“不挟长,不挟贵,不挟兄弟而友。” (《万章下》)交朋友是“
友其德也’,所心,不能够掺杂长、贵 兄弟权势等外在的因素,掺杂了这些因素,
所谓的友谊也就不纯 了。同样的道理,求教于老师门下,目的是为了学习知识,切
磋 学问,教学相长,因此,也不能掺杂贵、贤、长、勋劳、故旧等 外在的因素,一
旦掺杂了这些因素,就会如朱熹《集注》引尹氏 所说:“有所挟,则受道之心不专
,所以不答也。”所谓不专,也 就是指心不诚,求学心不诚,怎么能有所收获呢?
所以孟子不予 回答。而这种不予回答,又是不是“予不屑之教诲也者,是亦教 诲之
而已矣”呢?(《告子下》)
说起来,孟子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