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八十八章 皆惊心,至东郡终(第4/5 页)
索,如猎鸟兽。--《9州春秋》
推而论之,高干(袁绍外甥)在并州,袁熙在幽州,恐怕其作为比袁谭也好不了多少。
田余庆在《袁曹之争与世家大族》1文中,认为袁绍是东汉政治的延续,即代表豪强门阀的利益诉求。
这个见解极为精洽。
这也是袁绍让云某深恶痛绝的1点!
最后,说“临危奋起”。
这话就是说,袁绍在绝境时,会产生超人的力量。这1点实际是袁绍最大的优势,也是常被读者忽略的地方。
袁绍有1个特殊属性。即外部压力小时,其行为会显得平庸甚至荒唐;随着压力增大,其思路便逐渐清晰明朗;在生死关头,则会神明附体,雄壮豪迈。
1言蔽之,外部压力越弱,袁绍的能力便越弱;外部压力越强,袁绍的能力便越强。到了生死关头,袁绍则会产生超人的意志与才华,因此经常能够逆境翻盘。
先谈谈袁绍在顺境的谜之行为。
初平元年(190)关东军阀讨董时,诸将日夜置酒高会。彼时的袁绍,不过1介渤海太守,且已经引军进屯河内(司隶校尉部),丧失了根据。
袁绍身为盟主,不思进取,在董卓西逃时也不派军追击,反而跟着诸将1起饮酒作乐,最后“食尽众散”(见《臧洪传》),贻笑大方。
建安4年(199)刘备叛曹,杀车胄而据下邳。袁绍面对刘备的求援,遣骑兵队助战,协助刘备大破曹军先锋(王忠、刘岱)。
在大好形势之下,田丰劝袁绍出偏师袭击颍川许县(曹操老巢),袁绍却在小胜之后,滋生了怠惰情绪,居然以“儿子生病”为由,拒而不纳。最后刘备被曹操击破,袁绍错失良机。
田丰说绍袭太祖后,绍辞以子疾,不许。太祖至(小沛),击破(刘)备;备奔绍。--《魏书袁绍传》
其他蜜汁行为不再列举,可见袁绍在顺风局,经常滋生出懒惰骄傲的思想,所以干出蜜汁举动。
再谈谈袁绍在逆境的超人才华。
袁绍谋夺冀州(191)的过程,其实相当坎坷。韩馥最初并未让位,两家已经开战。袁军半途断粮,被韩馥长史耿武讥笑为“婴儿在股掌之间,立可饿毙”。
袁绍孤客穷车,仰我鼻息,譬如婴儿在股掌之上,绝其哺乳,立可饿杀。--《魏书袁绍传》
但在困境之下,袁绍采用逄纪计策,勾结公孙瓒,共同胁迫韩馥让位。命悬1发,成功翻盘。
界桥之战:战前,外界1致看好不可1世、雄据1州之地的…………公孙瓒!
然而…结果却让人大跌眼镜。
公孙瓒以重骑兵为主力,“提燕、代之卒,锐不可当”。袁绍则是清1色的步兵,强弱立判。
(公孙)瓒步兵2万余人为方阵,骑为两翼,左右各5千余匹,白马义从为中坚,亦分作两校,左射右,右射左,旌旗铠甲,光照天地。--《英雄记》
但袁绍利用“久在西凉、晓习羌斗”的鞠义,以车阵为掩体,阻击公孙瓒的骑兵冲锋,又硬弩攒射,万箭齐发,竟成功翻盘,创造了“步兵大破重骑兵”的军事奇迹。
战斗的高光时刻,就是袁绍与8百大戟士在后方压阵,却被公孙瓒的骑兵部队包围,被迫躲在土墙之下,战场出现了局部劣势。
此时敌众我寡,左右皆惧。千钧1发时,袁绍掷盔于地,激励士气,示以必死,遂反败为胜。
(公孙)瓒部迸骑2千余匹卒至,便围(袁)绍数重,弓矢雨下。别驾从事田丰扶绍欲却入空垣,绍以兜鍪(即头盔)扑地曰:“大丈夫当前斗死,而入墙间,岂可得活乎!”--《英雄记》
袁绍临危不惧,慷慨赴死,气概豪迈,足见1斑。
黑山之战,嘿嘿,陈寿先生不敢写袁绍平黑山贼乱、定乌桓等事迹,但孝子丕的挚友王粲敢写。
初平4年(193)袁绍与诸将大会薄洛津,不料老巢邺县被黑山军突袭,家属悉数沦陷。
此时袁绍左右“尽皆失色”,乃至痛哭不已。唯有袁绍镇定依旧,有条不紊地组织了反击,并在陶升(投诚叛军)的协助下,成功夺回邺县。
坐上诸客有家在邺者,皆忧怖失色,或以啼泣。(袁)绍容貌不变,自若也。--《英雄记》
之后袁绍“兵讨西山”,破斩于毒、李大目、左髭丈8等黑山将领,又杀关中(即李傕、郭汜)所署冀州牧壶寿,彻底扫清后方。
诸位大大看到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