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部分(第2/4 页)
人热衷于探索这样的超自然现象,并称之为〃时空隧道〃。
这就好比设想在一块向水平方向拉开的橡皮膜上套用笛卡尔(René Descartes,1596…1660)的坐标网,然后在这一平面上运用欧几里得几何定律,即三角形的内角之和等于两直角,去满足毕达哥拉斯定理。另一方面,以初速沿这一平面滚动的轻质小球,由于惯性作用(略去摩擦力)做匀速直线运动。现在若在橡皮膜上放上一块重物,如较重的球,由于该物体的重力作用,橡皮膜被压弯而凹下去,因而成为一个二维的〃曲面〃。在这一曲面上,欧几里得定律已不再适用,这样位于弯曲的橡皮膜上的小球将朝着重物滚动,或者说,被〃吸向〃重物。从这个物理实验的例子中,可以清楚地看到,当存在着质量很大的物体时,将同时产生万有引力和弯曲现象。广义相对论的基本观点是:引力来源于弯曲。
引力场是怎样产生的?按牛顿的引力理论,引力场应由物质产生,而根据爱因斯坦广义相对论的说法,引力场使空间弯曲了,就改变了时空特性。广义相对论中物质的运动与分布情况与时空弯曲之间的关系由引力场方程来描述,因而空间的几何性质和时间流逝完全取决于在一定空间区域内的物质密度。空间和时间是〃弯曲〃的……几何学变成非欧几里得的,且时钟开始变慢。重要的是,通过认知时空的〃弯曲〃,我们应当正视这种〃弯曲〃的存在,并认识这种现象,进而认知我们自己……一个过去的、有时会是现在的自己。
12 小时的飞行旅行也会将人拖入一个奇妙的时空〃弯曲〃。
这里所说的时空〃弯曲〃,可假设为是由一种文化本体通向一种文化客体的通道。一位18 世纪的德国学者巴耶尔(Gottlieb Siegfnied Bayer,1694…1738)在1718 年发表的一部关于中国的作品《中国日食》中提到,17 世纪耶稣会士发现中国史书关于日食的记载清楚而精确,其中有一次日食引起了他们的高度注意,即在司马光的《资治通鉴》中,他们找到了这样一条记载:东汉光武帝建武七年,日食过后,皇帝严令,上书言事〃不得称圣〃。这一年正是公元31 年,亦即耶稣30 岁时,在约旦河受施约翰的洗礼,此正与《新约· 路加福音》第23 章中的〃基督日食〃有暗合的地方。于是乎,通过这一时空〃弯曲〃的传教士们要对欧洲人说,中国人曾经是基督的信徒,他们为耶稣的死而难过,中国皇帝规定上书言事,〃不得称圣〃①,为的是对耶稣遇难寄以无上的哀悼。
要特别指出的是,那些记录异国形象(文化客体)的游记,更多是游客从游历中产生的对〃本体〃文化的重新思考,借此阐发他们对本国政治改革的思想。因此可以说,构成这本书思维框架的是观察者的历史,而不是被观察对象的历史,就好比是通过被交换了时空关系的弯曲的〃时空隧道〃。在解读了中世纪来华的西方人的游记时,也会发现,〃即观察者的视野受到了故国同期经验的制约,因而他(伽利奥特· 佩雷达,葡萄牙人,1549 …1552 年来华)对中国道路的称赞让我们联想到16 世纪欧洲的公路情况是何等地糟糕;他对中国粪肥收集习惯(认为这样有利于保持城市清洁)的颂扬让我们联想到同时代欧洲城市较肮脏的习俗〃②。
《伦敦诱惑》将一次真实的实地学术考察作为写作基础,记述了近代史上一批重要的中国文化名人与政治活动家在英国伦敦的行为与心理活动,而本书又不是一般意义上的考察报告,其立意在于进行近代中西文化交流的历史学与文化学的观察与分析,因此,近代以来的中西文化冲突与融通才是这里所关注的主题,较多数量的互不相干的人物与事物的历史碎片,通过这一特定视角,在这里连缀成一个共有的人类文化主题……冲突与融通,而它们的一个重要特征是文化传递中的〃弯曲〃。
这本书将在以下诸方面向读者传达一种信息。它借用历史学的观察为读者讲述仅仅〃十五天〃在伦敦考察的故事,一个特定地点(英国伦敦),带给读者的则是一个特定时间(19 世纪下半叶到20 世纪中叶)……约一百年间,时空,在此重新聚焦,这是一种别有感触的体验。我们用21 世纪的脚步重新踏上先行者过往的旅程,在文化冲突与融通中,再一次将有趣人物、有趣故事在伦敦的街头不断地在我们的认识中呈现出来,还有我们的反思。
马戛尔尼谒见乾隆
在马戛尔尼来华以前的漫长的历史时期,由于中西交往的地理限制,关于对中国更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