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部分(第3/4 页)
精神。
责任是一种精神层面的东西,它可以转化为物质。
从内心讲,大多数人也是负责任的,恶性推卸责任的人还是少数。
所以,责任是一种客观需要,也是一种主观追求,这就是它的价值;
责任是自律,也是他律,让组织和人员有行事规范,这就是它的价值;
一切追求文明和进步的人们,应该基于自己的良知、信念、觉悟,自觉自愿地履行责任,为国家、为社会、为他人做出自己的奉献,这就是它的价值;
无论是道德责任,还是法定责任,都不以个人意志为转移,不履行道德责任,会受到道德的谴责和良心的拷问;不履行法定责任,会受到法律的追究和制度的惩处,这就是它巨大的价值。
责任是一种“品”。
这个物件很好,是上品;
这壶茶真香,细细品茗,其味甚佳;
这出戏值得一看,值得一品;
这本书很有意思,值得品读;
这个人的人品很好,值得与之交往;
这件文物的品相好,又有文化底蕴,是一件好宝贝;
“心态决定状态,人品决定产品”。
人们谈到“品”字,多是褒义的:品格、品德、品行、品性、品位、品味、品质、品貌、品牌、品相、品红,等等。
社会喜欢人品好的人。
而一个人的人品,会通过很多负责任或不负责任的言行自然地表现出来。
喝酒也可看出来,“酒品看人品”,不仅是品酒的品,这里也有人品的意思;
小赌一把,或者叫博弈一下,“赌品看人品”,赌桌上“抽老千”,那是在赌界为人不齿、不能混下去的;
“文品看人品”,一个人写的字、写的文章,也能在一定程度上看出一个人的“品”来。所以,在中国,历来就有“酒如其人、文如其人、字如其人、戏如其人”之说。
责任感是人走向社会的关键品质,是一个人在社会上立足、发展的重要品质,是品中之品,精品、上品、佳品、优品、*。
责任是一种德。
德,也是一个褒义词。仁德、道德、官德、师德、医德、商德、艺德,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它是世界公认的、古今颂扬的最高层次的精神文明。
当权者都要追求德政,天下为仁德之君居之。
责任巨价(5)
用人也要德才兼备。有德无才,慎用;有才无德,不用;无才无德,退避三舍;有才有德,重用。
老子五千字的《道德经》,实为前三十七章《道经》,后四十四章为《德经》,故为《道德经》。
《道德经》常会被归属为道教学说,作为道教基本教义的重要构成之一,被道教视为重要经典;《道德经》提出的“无为而治”的主张,成为中国历史上某些朝代的治国方略,关注者如云,甚至有几位皇帝都为其作注,至今对中国式的管理还产生着重大的现实影响;以《道德经》为重点的老子哲学思想,与庄子哲学一起被后人称之为“老庄哲学”,最大的特点就是辩证,如“天人合一”、“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等等;也有人从“修身立命、治国安邦、出世入世、出相入仕”的修炼素养、为人处世方面去理解《道德经》。
《道德经》这部被誉为“万经之王”的神奇宝典,对中国古老的哲学、科学、政治、宗教等,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它无论对中华民族的性格的铸成,还是对政治的统一与稳定,都起着不可估量的作用,它的世界意义也日渐显著,越来越多的西方学者不遗余力地探求其中的科学奥秘,寻求人类文明的源头,深究古代智慧的底蕴。
我读《道德经》,更多的是从领导与管理,还有从“道德”的角度去理解。“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有的也道不出,悟不了,不可名状。我从《道德经》里虽然没有看到“责任”两个字,没有看到更多的关于责任价值的意思,也不愿意生拉活扯地往责任这个“箩筐”里面装,但《道德经》无疑是讲道德的,至少我悟出了道德的东西出来。
如第八章:“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正善治,事善能,动善时。夫唯不争,故无尤。”
《道德经》,怎一个“善”字了得!
笔者曾为重庆市五大宗教领袖(都是重庆市宗教界的“省部级干部”)演讲“宗教与和谐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