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部分(第2/4 页)
回想起坊间流传出来的那段将军佳人旷世奇恋,再反复读这句,难不成?不对,如若这样,我岂不是又害了你?
我闭上双眼,脑海里回旋着“哭邪?悔邪?恨邪?命也。”心中愁绪不减反添,我低声呢喃道:阿姐,我这样做,错了吗?
西北那面,到底发生何时?
“对月吟唱藏语歌赋,如此几日……”藏语,如此几日?这十四到底在做些什么?为何要研习西藏语言,难道就只是为了与西藏友善沟通?亦或是,他有旁的什么目的?
还有,信笺中所提到的青衫术士到底是什么人?按照信中所讲,那术士该是一直处在军营,可是却在大军拔营至甘州之时独留,破晓行军,为何走得如此匆忙?这又是一个谜团。
脑中愁绪丝丝缠绕,剪不断,理还乱啊。
再次扫了眼信封,心猛地一滞,如果当真沿着这个方向探索,那么,为何信笺在半年前竟断了?
“咣当!”一声,窗扇被风吹开,呼啸北风窜入室内,一阵寒自心而发,我打了个寒颤,握紧了信笺。
计中计,博弈心绪怅然
胤禵于康熙六十年十一月奉旨回京述职,西征军将领抚远大将军威名远播,朝野之上已然兴奋之至高歌颂德,况闹市百姓乎?据闻,胤禵回京那日亦是天降白雪,他一袭银白盔甲手持佩剑,跨骑骏马穿过京城主街,街路两侧站满百姓,见大将军归来,皆仰慕瞻仰,而后躬身行礼,口中高呼“将军凯旋,将军英勇”。此外,胤禵此次击退准噶尔缓解西藏危机,威名远震,西藏方面甚是欢喜上书朝廷颂扬康熙千古一帝,康熙帝甚喜圣喻立碑着以纪念,命宗室、辅国公阿兰布起草御制碑文。胤禵西征之行可谓名利双收。
将军凯旋,自然少不了在宫中宴请朝中大臣,康熙欢喜之余更是赏赐了胤禵,宫中喜庆一片祥和,正是一幅父慈子孝之景画。
国宴宫中欢庆我头痛异常,便歇在凌雪阁没有进宫,翌日十四福晋下帖子邀请各府福晋到府邸一叙,自然我也在被邀请之列,若放在从前,我还要考虑是否要去,时至今日,却有比这更重要的去做,因为有件事,我要弄清楚。
略施粉黛使脸色不那么苍白,一袭浅蓝色衣裙,插了一根银色发钗,对着镜子看了又看,浅笑一下,还蛮有几分少妇的妩媚。我轻笑着摇摇头,站起身发现胤禛抱胸站在门口,我一愣,见他朝我走来,帮我穿上裘袍系上带子轻声道:“待会我去接你。”
我柔声“嗯”了一下,“你一会子也别喝多了,毕竟伤身体。”
他笑着挂了我的鼻子,眼眸微眯,似细细打量了我的装备,靠近我道:“我定不会负了这身装扮,等着我。”言罢,便拍拍我的肩,扯着我一同出去。
说起来,这还是我第二次去其他皇子的府邸,头一次是去十三府邸目的是为了解惑探望十三福晋玉宁,而这一次,我便要去探望我的雅儿。
宴席上的吃食于我来说便是摆设,精致华美却不合我意,于是,每次去受邀应宴便是一场持久战,挨饿不说还要笑脸迎人,回到府邸便央求小儿做些吃食。每每若此,我便刻意避免出府出席宴会,一桌子皇亲国戚皆是贵妇之流,一顿饭下来菜没动几口,嘴却不闲着,试问为何,答曰:八卦。
得了空,出来透透气,想到方才寻了一圈也没见到雅儿,着实奇怪,碰巧前方一神色古怪之女子匆忙走过,我忙扯住她手腕,那人似乎受到惊吓“啊”了一声,将我也吓得好歹,神情愕然,许是见我穿着打扮不似婢女便俯首恭敬道:“夫人万福。”言罢便要挣脱我转身离去。偌大王府,如若无人引领,我又岂能寻得雅儿寝院,于是我忙说一句“等等。”便有拽住她衣袖,她似要发作却奈何身份卑微只好委曲求全卑顺道:“夫人还有何事?”
我也不废话,忙问道:“雅侧福晋在何处,带我过去。”
那人身形明显一滞,抬眸非开瞟我一眼又低头恭敬问道:“请问,夫人可是菱福晋?”
我神色一凛,松开右手,暗自打量面前低眉顺眼的小丫鬟,神情略微紧张,双手紧绷着攥成拳头垂至身侧,我笑道:“是雅福晋命你来寻我的?”
小丫鬟抬头看了我一眼,说道:“福晋如何知道?”
我拍了她的头一下,暗想,这小丫鬟还真有反侦察的能力,问得如此多,我轻咳了一声,道:“旁得别问,现在就走吧。”
小丫鬟皱着眉低声说了句“好”,便引领我去了雅儿的寝殿。
此处亭台楼榭皆是秀美至极,有些不同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