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部分(第2/4 页)
价,即使情感上不喜欢,也决不以私害公、以私误公,而应看中对方的能力加以重用。
。。
垃圾只是放错位的宝贝
领导者切勿从外在条件判断人……只要运用得当,每个人都能是人才,每个短处也都会是长处,关键只在于领导者是否有用人的眼光与脑袋。
每个人都不可能十全十美,不过既然人都有缺点,那么必定有善用缺点的方法。这方法的关键就在于将缺点用到适当的地方,如此一来缺点也能变成优点,这就是所谓的“短中见长之术”。
《贞观政要》中曾记载唐太宗李世民的短中见长之术。李世民说:“明主之任人,如巧匠之制木。直者以为辕,曲者以为轮,长者以为栋梁,短者以为拱角,无曲直长短,各种所施。明主之任人亦由是也。智者取其谋,愚者取其力,勇者取其威,怯者取其慎,无智愚勇怯兼而用之,故良将无弃才,明主无弃士。”
有位厂长既善于用人之长,也善于用人之短。比如爱钻牛角尖的人就安排他去当质检,处理问题头脑太呆板的人就安排他去考勤,脾气太强、争胜好强的人就安排他去执行特别任务,能言善辩且喜欢聊天的人就安排他去当公关。因此,在他的安排下,没有不能用的员工,且每位员工都能在适当的位置上发挥所“短”。
一般人看来,短就是短,但在有见识的人看来,短也有长。
清代思想家魏源曾说:“不知人之短,不知人之长,不知人长中之短,不知人短中之长,则不可以用人。”
中国智慧充满了辩证法,就看你具备不具备这样的头脑与眼光。如果能把握这种用人办法,那不论是大才小才、奇才怪才、庸才歪才都会是人才。
在识人用人之时,要谨防“以短掩长”。有些人之所以被视为“无长”与“无用”,是因为人们只看到一些表面现象,没有看到他们真正的本事,因此,要善用人才就要懂得“挖掘”。
就像后来闪闪发亮的水晶石刚从土里挖出来时,只是一块脏兮兮的东西,要是只看表面,一定会把它当废物扔掉。“挖掘”人才也是这样,若是只会从外在条件判断一个人的才能,那必定会糟蹋真正的人才。
唐代文学家柳宗元写过一篇文章叫《梓人传》,故事是说有个木匠家中什么工具都没有,连自己的床坏了也没办法修理,因此,邻人都说他是一个无才之人,徒有木匠的虚名。后来,这位木匠负责去盖一座大型建筑,只见所有的木匠都听他指挥,工作进行得井井有条,效率高、品质好。
等到一座巍峨的宫殿呈现在大家眼前时,邻人看着以往毫不起眼的木匠,个个目瞪口呆,怀疑他就是那个连自家床铺也修不好的木匠吗?
所以,身为领导者切勿从外在条件判断人,切勿轻易得出结论,说某某无用、某某是废物。事实上,垃圾有时只是放错了位置的宝贝。只要运用得当,每个人都能是人才,每个短处也都会是长处,关键只在于领导者是否有用人的眼光与脑袋。
书包 网 。 想看书来
人才是企业发展的关键
人才是现今企业能否发展、茁壮的关键……但要吸引人才,领导者除了要为人才创造出可供其发挥的环境外,更重要的是领导者得要有礼贤下士的风度。
如果你想成为卓越的领导人,有一番超越别人的成就,首先就必须建立起让别人肯定的良好形象。这样才可能为自己招来优秀的人才为下属,进而站在有利的地位,让这些人才心甘情愿为自己实现抱负。
战国时期,齐兵攻燕,燕国百姓不甘心接受亡国的命运,联合将齐兵打败,找回太子立为国王,即为燕昭王。
面对满目疮痍的国家,燕昭王立志不惜代价,要广招人才重建家园,于是向年高德劭的郭隗请教招贤的办法。
郭隗沉思良久后,对燕昭王说了一个故事。大意是说,古时有一个国君最爱千里马,派人四处寻求,但过了三年仍无所得。这时,有个侍臣听说远地有千里马,遂告知国君这个消息。国君给了千两黄金,让侍臣前去买马。没料到当侍臣到达时,千里马已经病死了,于是侍臣取出五百两黄金买下马首,献给国君。
国君看到后勃然大怒,但侍臣解释说:“大家只要知道您肯花钱买死马,还怕没人把活马送上来吗?”
果如其言,五百两黄金买马首的消息传出后,世人都知道这名国君真的非常爱惜千里马,不出一年,便从四面八方送来几匹千里马了。
郭隗告诉燕昭王,只有放下身段、屈尊敬贤才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