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部分(第2/4 页)
上步枪保险,据说是他们操典上就规定如此,主要是怕伤着自己人。
八路军战士可没那么多清规戒律,腾挪闪击,一支上了刺刀的步枪仿佛成了岳飞和戚继光的长矛,变化无穷;同时,有机会扣扳机的时候,也不吝惜子弹。
结果,数百日军只剩下一百多没死,仓惶逃下山去了。
六八六团战局由是稳定下来;日军陷入更加不利地位。(我在《虎啸八年》里有更详细的描述——温靖邦)
林彪又把望远镜掉向六八六团阵地。
二十多辆卡车瘫在六八五团两侧高坡阵地前的谷底,有的正在燃烧,有的破烂不堪成了一堆废铁。
几乎所有的有利地形全被六八五团占据,强大的火力有效地控制着整个山谷。
日军困兽犹斗,左冲右突,拼命想撞开一道缺口,突出重围;一次次冲击,一次次被打回。山谷里留下他们越来越多的尸体,泥泞的道路被越来越多的污血浸泡成了稀泥浆,腥臭和紫黑色笼罩着每一个日本兵。这些武士道恶棍的意志正在崩溃。而军官们仍旧冥顽不灵,一心垂死挣扎,一次次组织残余力量,发动一次比一次凶猛的反扑。
林彪再次掉转望远镜的方向,掉向更远处担任打尾任务的六八七团。但是看不见。
不过很快就得到了报告,六八七团已经将敌军后卫部队分割包围在蔡家峪和西沟村,打得很激烈也打得很好。
他把望远镜掉向平型关方向,那里是国民党屯驻大部队的地方。他什么也没看见。
按照战前商定的计划,阎锡山、孙楚将派七十一师、新编第二师、独立第八旅,向平型关以东的日军出击,打出一个走廊,向这里攻击前进。如果能这样,那么眼前四千多日军的覆灭就成了定局,插翅也飞不出这山谷了。
此时,已到商定的晋阎部队出击的时间,却毫无动静。一一五师设在平型关附近的观察哨以及派往孙楚总部的联络参谋也没回来报告。晋阎如果违约不动,以一一五师投放战场的这么一个旅多一点的兵力,从眼下的战场形势看,要全歼这四千日军恐怕很难;闹不好,将是两败俱伤,甚至鱼死网破。
现在,已到了战局的关键时刻。
联络参谋回来了,带回了令人又愤慨又沮丧的消息:第二战区放弃出击计划,让林彪好自为之;没说明原因,只说奉上司命令;什么上司?阎锡山还是蒋介石?孙楚也没说。
这种情况,战前林彪就有所预料。与国民党各种牌号的军队打了这么多年仗,他了解他们,从来就不敢对他们不存戒心。这种戒心直接导致了他更为谨慎地设计战役部署;没有设计四面包围四面围攻,而是采取两翼侧击,也就是一旦遇上险情,我军处在两面山上,进退就自由得多。既然晋阎部队不来了,他考虑还是采用毛泽东一向的战法:伤其十指不如断其一指;放走一下子吞不下去的部分,彻底吃掉能够吞得下的部分。也就是说,得迅速进行歼灭加驱逐的打法,及早结束战斗。
此时,侦察参谋报告:坂垣获悉此处一个旅团遭困,已令其尉县、涞源的两个旅团近万人扑来救援。其前锋部队被我打援部队阻挡在灵丘以北、以东地区,但能阻击多久殊难预料。
已在谷底的八路军官兵继续在搏击、消灭敌军,也继续在付出牺牲。林彪下令两侧山坡上的全部人马冲下去,尽量杀敌;但穷寇勿追,要跑的让他们跑吧。
十五公里长的山道上空响彻冲锋号声。战士们从战壕里跃起,高声喊杀,漫山遍野地冲向谷底。这是一场真正的逐鹿,两千多八路军成了英勇的猎手,在他们的刺刀闪光和子弹呼啸声里,日军不断倒地。
由于不得不放走一部分,已经扎紧的口子放开了。一部分日军夺路逃跑;剩在谷底的一部分被 包围起来,全部就歼;尚有来不及逃走又侥幸躲过了击杀的,狼奔豕突,满山遍野乱蹿。八路军战士端起刺刀,穷追到底,再也不喊缴枪不杀了。
战斗终于结束了。
战斗过程中,天就开始在放晴;此刻虽是下午,太阳竟然露脸了。橙黄色余辉映照峡谷,这里一抹,那里一团;还将残余的硝烟染成了一种奇怪的颜色。八路军战士忙活打扫战场,脸上疲乏的笑久久不散。
谷底已经数清的一千八百三十一具日军官兵尸体,等待掩埋;一百多辆汽车、两百多辆畜力大车,有一多半可以使用;重机枪、轻机枪、步枪、两百箱子弹,足可以装备一个整师;布匹、黄军服、罐头、粮食堆积如山;竟然还有几箱未开启过的日币;一群群的东洋战马,仿佛明白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