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部分(第2/4 页)
时,还是由母亲做维系的纽带,所以叫做始族,到了邦国阶段,出现了氏崇拜,氏崇拜做了维系的纽带。氏崇拜是建立在动物崇拜的基础上,主持崇拜的机构叫做巫祠。这个时候,巫开始从始族和村落独立出来,出现了新的社会成分,叫做巫。所谓的邦国,实际上是氏族的巫祠。巫祠代理了生产氏族对社会的管理。书包 网 。 想看书来
从巫祠中心到氏族政权
从巫祠中心到氏族政权
氏族政权产生于生产氏族,巫祠中心产生于采集始族。生产氏族经过了千年的人工生产的阶段,达到了相当的积累能力。生产的管理,生产的组织初具规模。政权便是由生产的组织发育出来。氏族政权包括了商时期的殷政权,唐政权,西周,以及大大小小的依附氏族的“方国”。氏族政权在人工生产达到一定的程度方才出现。本书探索巫祠时代。到了华夏的晚期,禹氏族大小分支的生产积累虽然不多,但是稳定。积累被巫祠中心管理和支配。这使得巫祠中心具有了政权特征,处于政权的萌芽状态。
巫祠具有崇高的威信,这威信还在信仰与咨询的范围,还不是支配的性质。巫祠的信徒对巫祠可以信仰,也可以不信仰,因此,巫祠还达不到政权的高度。巫祠在受到信徒氏族的委托的时候,方才具有了委托范围内的权力。生产氏族将积累交付巫祠管理,巫祠就有了生产氏族代理人的身份。但是,巫祠还不同于政权。政权首先具有权力,能够运用权力来施行控制,支配,强制等等行为。氏族政权能够支配一支社会(氏族)力量,这支社会力量在春秋以后便是军队。
巫祠的组织在巫祠的内部而不是社会。在巫祠内部,它能够行使权力,对社会则是信仰和供养的关系。巫祠维持社会(氏族)对它的信仰,社会对巫祠供养,一旦这种关系中断,巫祠立即解体。政权不是这样,政权在它的权力所及的范围内具有组织社会的能力。它能够支配一个群体产生统一的行为,生产的行为和其它的行为。
政权,特别是氏族政权是消耗积累的主要形式,氏族政权能够将积累集中起来,加以支配(消耗)。这也是氏族政权与巫祠的重要区别。积累的集中,在今天以税收为主要形式,在皇帝时代以地租为主要形式,在氏族政权时代,地租和税收都不能实行,氏族政权对积累的集中表现为对依附劳动的组织和对依附氏族的征贡。实际上,氏族政权紧紧地与社会的生产相联系。政权的强弱兴衰由生产所产生的积累决定,而不是其它。这一点与后来的政权不同。巫祠虽然行使权力,支配积累,却是依附于生产氏族。
在人工生产的过程中,生产的组织显示了优势的能力,氏族人的智力已经达到了很高的组织意识。社会前的动物人已经是稳定的群,又经过了几千年的社会生活,生产组织的建设不是困难的事情。生产的组织还不是政权。它还没有超出生产的范围。从生产的组织到社会的组织关键的环节在于“依附”的出现。先是依附的人口,后是依附的始族,依附为生产规模的扩大提供了劳动力。依附达到了一定的规模,开始具有了社会权力的性质。以生产为目的的氏族联合出现了,这便是政权的开始。
说政权起源于对生产的组织和管理,是同以巫祠为特征的社会中心相对而言。书作者曾以为政权从巫祠转化出来,在对历史的考察中没有发现证据。中华人没有走宗教政权的道路。中华社会沿着自己的道路走过来。从生产发展社会的特点使得早期的中华史走上了世界民族的前列。中华人还是在木石工具的低下的能力开始了社会政权的建设。从生产发展社会的特点使得中华史没有经历奴隶社会的阶段,以依附劳动的形式走向土地生产。从商到周,一直到战国,二千多年的时间里,有氏族战争,没有奴隶战争。依附的生产关系,古中华人创造(选择)的社会形态形成了稳定的社会秩序。这稳定的社会秩序被春秋时代的百家学者加以总结和赞颂,形成了中华人的民族意识。
氏族政权的社会基本的结构是始族,在一个氏族的内部,无论氏族的首领有多么大的权力,有多么崇高的威信,氏族所在的地区土地,山林,水流,墓地等等为始族所有。氏族的首领无权占有。这些都是始族的财产,始族的成员都有使用权,别始族人则不行。这种始族所有的习俗维系了氏族的稳定。春秋人认识到氏族的特点,描述为井田制。氏族结构深刻的影响了(形成了)社会的思想。春秋时的“仁爱”可以说是植根于氏族结构。儒,墨,道三派在对政权的态度不同,在仁爱这一点上是相同的。儒家提出了仁人爱人,墨家提出了兼爱,道家更是对氏族关系加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