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部分(第2/4 页)
想到那些厌战的部下,见大势已去,不想再做无谓的牺牲,暗地里将他杀死,金兵南侵计划只能告败。在汉族反对金兵的义军中,有一支队伍正是辛弃疾率领的,辛弃疾起兵并不只是愤慨于统治者的残酷欺压和歧视,而是要驱逐金人,恢复宋朝的河山,以雪亡国之耻。因此,辛弃疾觉得自己的力量有限,要扩大军事影响力一定要联合散落在各地的武装,他一方面率众兵士投奔到当时活跃在山东一带的另一支农民起义队伍中。这支起义军的领导者是耿京,辛弃疾在队伍中担任掌书记之职,与耿京部下的其它将领分头到各地招募兵士,收纳降军,迅速将起义的队伍扩大到数十万人之多。另一个方面,辛弃疾又不望主旨,声名大义,劝说耿京归附于南宋政权,齐心协力地抗击金兵,恢复故国。耿京开始并不同意辛弃疾的劝说,觉得自己打下的天地不想随便付注东流,可是单凭自己的实力又不够和金兵抗衡,最终还是明智地采纳了辛弃疾的意见。绍兴三十一年的十二月,耿京派都头领贾瑞渡江,一路风尘仆仆从山东赶到江南,向南宋朝廷表归附的意向和恢复故土的决心,当然辛弃疾也在此行的队伍之中。当时宋高宗正在建康巡幸,辛弃疾贾瑞拜见了皇帝。宋高宗本来还为长江防线如何更稳固而犯愁,现在耿京来投,自然大喜。宋高宗授耿京天平军节度使,贾瑞为武郎阁门袛侯,赐辛弃疾为右儒林郎,改右承务郎,其实随行也全部授予官职。正当完成使命,辛弃疾和贾瑞他们从海州返回山东,要将好消息告诉耿京时,得知耿京已被叛将张安国杀死,这让还在路上的辛弃疾愤怒了。耿京死后,山东等地的反金义军两极分化。义军首领河北的王友直、王任等人多先后投奔宋廷;一般的士卒有的随义军将领渡淮河而南归,有的则归田耕作。其中有些不讲节义的人,比如张安国邵进等人,纷纷乘机邀功求赏,投靠金廷,杀耿京就是预谋已久的事。在海州往山东的路上,辛弃疾面对这突如其来的棘手事件,如何处置,让他彻夜不能入眠。自己的使团已奉耿京的命令归附宋廷,而现在耿京反被乱贼杀了,一来很难向宋高宗交代,另外自己秉承祖训筹划多年的复国计划,也许会被张安国打乱。此时义愤填膺的辛弃疾与王世隆、贾瑞等将领商酌对策,现在只有乘张安国不备,用骑兵突袭,直趋金营,生擒乱贼张氏,为耿京复仇,才能向宋廷复命。果然,在辛弃疾完备的计划下,组织了五十多名勇士深入五万多人的金军大营。张安国没料到辛弃疾会出这么一着,冷不防就被辛弃疾和诸将胁迫而出,捆在马背上一路南奔,等到金兵反应过来要追辛弃疾他们时,已望尘莫及。辛弃疾和贾瑞等人押解着张安国,昼夜疾驰,马不歇蹄,渡淮河过长江,直接将张氏押送到临安,交给南宋朝廷,朝廷遂将张安国斩首于市,整个朝野为之轰动,辛弃疾的英武之名也随之播扬天下。他的好友著名的文学家洪迈在后来的《稼轩记》中对辛弃疾的这次壮举做过极其生动的描述,说后来宋高宗也曾为辛弃疾的英雄行为所感动:“壮声英概,懦士为之兴起,圣天子一见三叹息”。南宋多么需要辛弃疾这样的英武之士,这断深入五万金军擒敌的经历确实如传奇一般,但辛弃疾确确实实做到了,而这一年,他才是个二十三岁的青年。
何处望神州(2)
二
辛弃疾南归以后,宋高宗即任命他以右承务郎出任江阴军签判,这是他在南宋政治生涯的开始。签判是个掌管地方司法的官职,阶衔比较低,才从八品。江阴军也并不大,下辖仅江阴一县,此县地处长江南岸,与常州平江府比邻,尤其在宋金战事频繁发生的时候,这里正是前沿阵地,战略地位相当重要,辛弃疾在这里任职可谓官小任重。在江阴做签判的时候,辛弃疾结识了南归的爱国志士范邦彦。这位范姓的名士,是北宋末的太学生。靖康之难时,因为母亲年迈而不能脱身,滞留在北方。他的母亲去世后,金兵已经建立政权,南逃已经不可能。于是范邦彦只能应进士试,中举后便求任位于宋、金边境的蔡州新息县做县令,这个新息县的所在就是现在河南息县。宋廷和金朝开战的时候,他就率众部下开城门迎接宋军,随后举家南归,客居在今天的镇江一带。范邦彦早就耳闻辛弃疾的才华和爱国义举,而辛弃疾对范邦彦的忠义抉择也非常地敬佩,两人相识恨晚。当然,在当时南归之初,一切都很陌生的情况下,多结识一些志同道合的志士,共襄复国大业,也是有百益而无一弊的。范邦彦长辛弃疾不少,自己有个相貌和才华也都出众的女儿,相识没多久便想把爱女许配给辛弃疾。就在这一年,辛弃疾在京口与范邦彦的女儿成了亲,有了自己温馨幸福的家庭。因此,辛弃疾也得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