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部分(第2/4 页)
BOOK。◇欢◇迎访◇问◇
第31节:成功(4)
第二期杂志有20多个整页和双页广告。价码是每页7200美元。这都是凯瑟林·莱曼通过电话卖出去的。她坐在桌子前,就像钉在那里一样,一天要打200个电话,向每一家有可能登广告的技术公司推销。每当搞定一个订单,她就像女妖一样啸叫。不过,钱流出的速度比流进的速度快得多,《连线》的银行结余一会儿掉向零,一会儿又由于有几个广告支付而升起来一点,然后又一次向零点跌落。简的任务就是让开出去的支票别被银行拒付。
8月,丹勃利印刷厂拒绝印刷下一期杂志。比尔·谢尔曼两头煎熬,一头是没有支付能力的简,另一头是印刷厂老板,这人要比尔再次解释,他为什么对一个如此没有盈利能力而且如此苛刻的客户那样热心。没有资金进账,他什么都干不了。
几天之后,他们度过了这场危机,那天晚上简哭得很凶,《连线》年青的会计诺里·卡斯蒂洛(Nori Castillo)在一旁照顾她。一次不称职的行为拯救了他们。由于任务太繁重,一个发行助理把一些杂志订单压在自己的抽屉里,几个星期没去银行取款。这些消失的订单,让他不至于完不成任务,也就躲过了挨批。其实诺里一直纳闷,为什么寄到杂志账户的资金那么少?毕竟,来信还是一麻袋一麻袋地送过来,现在也有800张订单了。被埋在抽屉里的订单共有1000张,价值4万美元。就像妈妈从拥挤的大街上把蹒跚学步的小孩子拉回来,一边抱一边打屁股一样,简的哭泣中既有愤怒,也有宽慰。她拿这些钱马上支付了部分欠款。
房子主人要收回房屋,简和路易斯只得从伯克利山搬走,在奥克兰租了一个小村舍。他们更紧密地绑到一起,比创刊前的关系更密切了,两人的关系像是经过了锤炼一般。
失而复得的订单给了他们一段喘息时间,三个月后的一个星期六,清晨很早的时候,电话铃响了。简提起话筒,电话的另一端是约翰·维罗尼斯,约翰·苏勒的合伙人,她记得这是一个目空一切的银行家,一年前在纽约,他对《连线》的蔑视曾给他们极大打击。维罗尼斯告诉她,他们想对这本杂志投资。凭借失而复得的订单带来的微薄利润,路易斯和简继续寻找不要求控制权的大投资人,向他们兜售这本杂志。杂志不断上升的声望给他们增加了砝码。他们小心翼翼地推迟还债时间,让自己的银行账户保持正值。
一位商业经验丰富的伦敦朋友给他们提供了一些评估方法,路易斯和简现在开出的价码是,350万美元可以换取公司15%的股权;这意味着,一家存续不到一年的杂志,其估值达到令人惊讶的2300万美元。他们希望在这笔交易达成之前做好充分准备。1993年11月,他们订了去纽约的飞机,准备和几个潜在的合作者进行面对面的谈判。维罗尼斯告诉简,他的一个客户想要加入。
他们欢迎任何投资人,但这家公司却在他们最困难的时候羞辱过他们。她遮住话筒,对路易斯说:“是约翰·维罗尼斯。”
“告诉他滚一边去,”路易斯回答。这时他还在床上躺着呢。
简没有复述这句话,她默不作声,以示礼貌。她在电话里又听了一分钟,再一次把话筒遮住。
“他们以前说过的一家大型传媒机构,想把这轮融资整个接下来。”她说。
路易斯重复了一句滚蛋,还加上一句:“到年底我们就要赚钱了!”
简回到话筒前,她又没传达路易斯的意思,她继续听,遮住话筒。“他说这家传媒机构是指贡德·纳斯特(Conde Nast)的西·纽豪斯(Si Newhouse)。”
“告诉约翰·维罗尼斯,滚一边去!”路易斯吼道。他的脾气坏到了极点。
简没有翻译他的愤怒,而是彬彬有礼地对电话说了几句,然后第四次转向路易斯。
“约翰·维罗尼斯说,即便你不需要钱,至少也该见见纽豪斯。”她对路易斯说。“他想见你,他是杂志行业里一个重量级人物,也许某一天你会想着和他拉上关系。”
“好吧。”路易斯高兴地答道。11月的某天早晨,路易斯和简前往450公园大道,这已是第二次了。和约翰·维罗尼斯一起,他们沿着第45大街走向麦迪逊。
西·纽豪斯的办公室和路易斯想象的媒体大亨的办公室不太一样。纽豪斯拥有美国最迷人的杂志,包括Vogue、《建筑文摘》(Architectural Digest)、《名利场》和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