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6部分(第3/4 页)
争。
战争一打开,不是三年五年可以结束的!
一个不好就是灭国大战!
“那我大辽该如何?”耶律大石问道,更好似自问。
“西域贫瘠,不论是向西边如何发展,土地有限,人口有限,唯有不断向东边扩张,才是出路。宋金大战,可能激战几年,甚至是十几年才能分出胜负,而辽国正好趁机南下河西走廊,入侵西夏!”
西辽使者说道。
“若是占据西夏,那时不论是向西伐辽,还是与宋朝对峙,都有本钱!那时,退可以成三足鼎立之势;进可以恢复大辽旧土!
“西夏,可不好对付?”耶律大石道。
“西夏不好对付,可是金国、宋朝更难对付。若是连一个小小的西夏,尚且灭不了。我朝又如何与金国争锋,与宋朝拼杀!”西辽使者说道。
再好的谋略,也需要强大的军力,强大的国力支撑,不然只是镜中花,水中月。
西域土地贫瘠,人口稀少,根本难以支撑起东征大业。唯有先是南下,灭了西夏,一步步积攒国力,才有可能抗衡宋金。此时,若是连一个小小的西夏都灭不了,又如何有资格参与到宋金交锋中?
西夏,是西辽崛起的一个门槛。
迈不过这道门槛,什么都是虚的。
西辽使者道:“当年,宋金交战时,西夏趁火打劫,占领了宋朝千里土地。可以联合宋朝,一起灭西夏!”
耶律大石点点头:“时不待我!整顿兵马,东征西夏!”
第 450 章 金国皇帝死了!
“今年冬天十一月,我朝要对金国发动 第 450 章 小胜为大胜,不断磨死金军!
这个时代,人力物力有限,指挥落后,不论是宋朝,还是金国,都玩不起那些声势浩大,好似赌博一般的大会战。
大会战太危险了,不是大捷就是大败,除非是疯子,除非是军事小白,都尽量避免。
只有在一些关键性的战略要地的争夺上,才会出现大会战。
而此刻,宋金之间保持着均势,以山东一些地区,河南一些地区,或是陕西一些地区,作为“隔离带”,将宋金双方隔开,彼此对峙着。
自古是,攻难守易,打攻坚战要比打守城战难得多!
此刻,宋朝依靠着四川北部,汉中一带险要地势。中部襄阳地区险要地势,东部地区山东堡垒防御战线,和高丽的海军基地,对金军实现了战略上的保卫。
虽然说。在议和中。金军将河南大部、山东一部,陕西一部。“还给”了宋朝。
只是宋朝缺没有派出大队兵马接受失地。
这没有意义!
在议和中,金国归还的这些区域,多是平原地带,多是易守难攻。有利于骑兵袭击,却不利于步兵防守。
一旦,宋军大部队进驻,只会将主力分散开,给金军各个击破的机会。
在没有歼灭金军主力前,收复这些失地,是极不划算的!
“此刻北伐的时机已到。金国皇吴乞买死了,接替皇位的是完颜亶。而这让身为皇长子的宗磐极为不满,宗翰一派,宗弼一派、完颜昌一派等。好几个派别,随着皇位交替,剧烈的争斗了起来,甚至有拼杀的趋势…………”
赵朴分析着金国的局势,说道。
“时不待我,此刻是北伐的最佳机会,错过了这次。下一次未必有这样好的机会!”
机会有限,失去了之后,再也没有了。
曾经,金国崛起于东北,先是强势灭了辽国,又是击败了西夏,又是大败宋朝,本来是有着最佳的机会,一统天下,建立好似汉唐一般的强盛国家。只可惜,金国屡屡出昏招,先是立下伪楚,又是建立伪齐。
金国将大量精力,花在了南下劫掠上,缺乏对占领区的有效巩固。
在战略上,更是昏招连出,三路出击,兵力分散,致使击败宋军有余,却难以彻底消灭了,给了宋军修生养息的机会。
而早期轻视西北,致使西北战场,兵力严重不足,战果有限。后期,在西北投入了大量的兵力,奈何急于求成,少了稳妥,在西北多有败仗。
又是内斗不断,耗去了自身太多力量。
一次次失误,将金国的军事优势抹除,渐渐的由胜而衰,走向了下坡路。
如今,宋朝由初期的败退,到重整旗鼓,战力逐渐恢复,已经具备了北伐的实力,已经具备了将战线推到幽云一带,收复幽云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