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6部分(第2/4 页)
决定先向西发展,扩大领域,建立更为雄厚的物质基础。然后再来消灭金朝,光复辽国。1130年2月22日,耶律大石按照契丹族传统,杀青牛白马祭告天地、祖宗,整旅西行。开始西征,与喀喇汗王朝激战,又是高昌回鹘王国乞降,使其变为附庸。
耶律大石率领军队翻过天山后,向西推进。东喀喇汗王朝的阿赫马德汗集合军队进行抵抗。耶律大石的军队被击溃,退至高昌回鹘王国。但这次回鹘王毕勒哥却再不迎接,而是掩杀、追袭,俘虏了耶律大石的将领撒八、迪里、突迭等。
这次贸然出军,大败特败,输的差些裤衩也没有了。
后来,耶律大石带领败兵回到叶密立后,接受了这次出征的教训,继续“养兵待时而动”。
在得知耶律大石率领主力部队西征后,金朝西北前线很快得到情报。金军北攻可敦城,却因为沙漠的阻挡,而以失败告终。
西辽军大胜!
在东线击败了金军的进攻,取得了巨大的胜利,西征喀喇汗王朝虽遭惨败,但及时调整了方针,与民休息,得到了当地突厥各部族的拥护,户数达到四万,疆域空前扩大,东起土兀刺河(今土拉河),西至也迷里河。1132年2月5日,耶律大石在文武百官的拥戴下,在叶密立城登基称皇帝。号菊儿汗(或译为古儿汗),突厥语意为“大汗”或“汗中之汗”。群臣又上汉尊号“天志皇帝”,建元“延庆”。至此,西辽王朝创立完成。
耶律大石称帝后,开始大规模地对外扩张。十年间,先后归并了高昌回鹘王国、东喀喇汗王朝、西喀喇汗王朝和花剌子模国,以及康里部,建成一个疆域辽阔的帝国。
后来,耶律大石率领七万骑兵东征金国,出征部队举行誓师大会,以青牛白马祭天。但是东征部队“行程万里,无所得,牛马多死,勒兵而还”。
西辽的这次东征再次引起了金朝的注意。
金军开始反击,大军进入沙漠后,被西辽的伏兵多次攻击,共三昼夜激战,胜负未分。金军粮草断绝,人马冻死很多。副将外家得本来是契丹人,得知父兄妻子都在西辽军中,率部下起义。金军在西辽军和起义军的夹击下,大败而归。
一些列的胜利,让西辽政权巩固。
耶律大石也成为了中兴之主!
此时,耶律大石,正在接见返回的使者。
“什么,宋朝皇帝要北伐?”耶律大石惊讶道,“这不会是说笑吧!”
宋朝想着北伐,我辽军也想着东征,都想要灭了金国。只是梦想是美好的,现实是残酷的。宋朝北伐,从南到北激战,需要在平原上,与金军野战,这对于少马的宋军而言是致命的,北伐一个不慎就是大败。
而辽军也想着要东征,只是东征之路,太过艰难,漫长的沙漠好似天然的屏障,阻碍了金军进攻,也堵死了西辽军东征的梦想。
所谓的恢复旧土,说说而已,若是真的玩真的,就是傻叉!
所谓的东征,更多是为了凝聚人心,若是真的玩起东征,以西辽虚弱的国力根本无法支撑。
西辽使者道:“宋朝皇帝,北伐的决心很是坚定,而宋朝更是有实力北伐。不久前,宋军北伐,四路出击,唯有一路战败。其中三路都是大获全胜……”
说着,西辽使者开始将从宋朝得到的消息,说给这位西辽皇帝。
重点讲述的是第一次北伐时,宋军直指向了辽东,深入内镜,大肆破坏的情景。
耶律大石听后,久久无语,不断的消化着信息。
“那宋朝皇帝,是何等人物?”耶律大石问道。
“堪比始皇,堪比汉武帝!”西辽使者道,“宋朝会北伐,胜负未知,但是金军想要击退宋朝的进攻,必然要付出惨重的代价,甚至有亡国之危!”
“陛下,如今辽宋再次结盟,只是结盟很脆弱。一旦宋军北伐成功,那时席卷天地,必然再度恢复汉唐盛世,那时西域必然危险。腾出精力的宋朝,岂会容忍我西辽存在。卧榻之旁,岂容他人酣睡?”
西辽使者很是忧虑。
那位宋朝皇帝,很危险,很可怕!
有些皇帝,有心思,但是没有能力;而有些皇帝有能力,但是没心思。
而这个宋朝皇帝,既有能力,又有心思,手段狠辣,下手果决,下定决心,绝不回头。正所谓是,不撞南墙不回头,撞了南墙,也不回头,要用脑袋活生生把墙撞破。
这位宋朝皇帝说过,宁可输掉一百场战斗,也不愿意输掉一次战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