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部分(第3/4 页)
吧!
就在二房这边因得知了诸葛皓即将赴秋试后,颇为紧张非常之际,另一头的正院里早已是欢声一片。
旁人不明就里,但上座的老太太却是心底一片清明,自家的嫡长孙能有如今这般底气,赶考可不是一时意气,而是有十足把握的。每年都至少有小半的时日,借住在鼋露寺却是一个不可多得的求学机会,寺中的几位高僧不但是佛法高深,其中更是不泛学识渊博之辈。
这又岂是从不往鼋露寺,多停留半日的二房所能看清的。
将玥娘与余妈妈几个,正忙着给老太太赶制鸭绒被的事细说了一通后,引得祖母不禁又是颔首连连。“这丫头,也不知是究竟是翻了多少书,可别瞧她打小没正经请过先生,可学识又比那些大家闺秀差去哪里!”
这旁的诸葛皓也不由含笑点头道:“按她的说法是琴、棋、书、画半样不会,为解馋却只学会了在灶头上忙活。”
“这丫头,呵呵呵。”听得孙儿这一说道,上首的老太太更是乐得笑出了声来:“她哪里是简单的打火做饭哟,别瞧她治病不怎么舀手,可单是以食疗调理身子这一项却是在行的很!”
那旁接给老太太茶盅的徐妈妈,忙补充起来:“前次余妈妈带回府的那药丸,老太太用过之后便已舒坦多了,而且给齐草轩的庞大夫瞧过后,他也一个劲的直夸这药丸正是对症的很。”
回忆了片刻后,诸葛皓已是笑着点了点头:“徐妈妈说的是玥娘所制的保和丸吧?确实听得庞大夫诊断为伤食积滞所致,她立马就着手开始配制此丸了。”
“说是其中的山楂善消肉积;神曲善消谷积;莱菔子善消面积;半夏、陈皮、茯苓又能和胃利湿;而最后一味连翘则有散结清热之功。刚好适用于老太太的当时的病症。”
听着这旁自家孙儿娓娓道来,上首的老太太也不免露出吃惊之色来。却听得一旁的徐妈妈忙笑着解释道:“还不都是老太太您,曾让七小姐多备上了一份这保和丸,往姑老太太府上送去过一回,而那信笺就是大公子亲手写的。”
“哦,对啊!瞧我这记性,还真是……。年节里,去你姑太太家走动过两回,听说她也有这伤食积滞之症,便顺口提了一句。哪知没等几日便遣了人问这药丸,得知那专给她瞧病的大夫也说使得,便让玥丫头给多配了一份,叫她也试试。”
缓缓半转过身子,抬手指向一旁桌上的锦盒:“才吃了一季便转好了许多。这不早些天还特意让人送了一整套新鲜样式的头饰来送你妹妹,说是权当诊金的。”
虽说诸葛皓此时回京,离着开考之日尚有两月余,可陆续到京的学子们却早已将内外两城中的客栈,全都挤了个满满当当。若不是这大热天的,马厩四周库房里实在无法安排住客,指不定那个贪心的掌柜就该往这上头动心思了。
这般一来,不能入住京城中,那些远道来的秀才们便只得退而求其次,纷纷转向往官道上便利的,京郊农户家中借宿下来。谁都未曾料到,此事却给年前在京郊置办下两处小院的两位师兄们,带来一份不菲的收益。
就连一同搬来此地的鲁妈妈家,也得了另一份好差事,便是每日给那近十人的秀才们送三顿饭食。再加上将自家春耕后才刚建成还未经使用的大库房,也临时改作了客房留宿了三位书生,想着再过不久便要忙碌起来的秋收,鲁妈妈更是笑得合不拢嘴。
“当初听诸家小哥一句劝,还真是没白忙活,瞧瞧这满地的庄稼,我老婆子就打心底里乐出声,要说也不知如今这诸小哥回家过的可还舒坦?”放下手中的针线不免,一声感叹。
☆、第一百二十二章调令
另一旁的鲁家妹子,已是微笑着接了一句来:“娘您也不是不晓得。那诸家小哥不单药膳做的最是舀手,为人处事更是不输与旁人,就连在这权贵众多的京城中都是风生水起的,想来无论去往何处都难不倒他的。”
“也是,咱们家要是那会儿没好心,借出半个小杂院来与他们合用,还不知今日又会是哪般模样!”只回想起,当初自家迫于无奈才打点了行装,随了儿子往京城来,便不由又是一阵心酸。
好容易稳了稳心绪,再看了看眼前这一人多高,才新砌成的院墙,心中却是无比的欣喜。要说一年前,也是这般时分与诸家小哥几人,来回京郊好几处寻合适的地界置办田地,最后选中了此处时,自己可没敢想的太多。
可哪里曾想,不过才一年功夫旁的不说,单是原本同村里便宜买下的木棚子,早已在年初春耕换成了如今这敞亮的大瓦房。虽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