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部分(第2/4 页)
老爹视为*的刘辩乃对爱人嘱托道:“你曾是我的妃子,怎么还可以自降身份去做那吏民的妻子呢?请你自爱吧,我们就此永别了……”说完,即饮药而死,时年十八岁。
唐姬后来回到了家乡,真的发誓不再改嫁;只是身不由己,一个在曹操眼中“铠甲生虮虱,百姓以死亡。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生民百遗一,念之断人肠”的时代就这样来临了。
主要参考资料:
1、蔡东藩《后汉演义》
2、《中国宦官制度史》
3、《汉灵帝与汉末社会》
4、《汉魏文学与政治》
1、原来这就是“禅让”
魏文帝篇:差强人意的自负天子
引言
一个在历史与文化的舞台中被父亲和弟弟的身影所遮煞的*帝王,在忧烦的现实生活中,他也同样感受到了这种沉重的压力。他的那颗冷落凄凉、谨小慎微的年轻的心,正在迅速地老去!然而,他却从未放弃过自己,他的心底仍然很是自负,他在孜孜不倦地“全面”发展着。终于,他如愿以偿地圆了自己的天子梦……
只是,他虽有心而才力不足,并未能在父亲的基础上别开生面,反而为以后王朝的败落埋下了不少祸根,更加之他的英年早逝。尤其他身处淡薄的亲情中,爱情也无甚光鲜,而他自己的表现也似乎很叫人失望,好在他对待友情还有些令人想望。他的一生以著述为务,以批评见长,尽管登基六载就草草地收了场,可“不朽”的人生终极志愿无疑还是实现了!千载之下,是非得失,由人尽说。
一、登基与家世
1、原来这就是“禅让”
汉献帝建安二十五年(220)冬十月二十八日这天,尽管天气已经转冷,可上午时分仍然是一派阳光普照、大地和暖的景象。而就在东汉王朝的临时都城许昌附近的繁阳亭,已聚集了皇帝以下的公卿、列侯、诸将包括匈奴单于、四夷朝者等数万人,如此兴师动众,自然是招呼他们赶来参加一个数百年都未必经历上一回的隆重仪式——以温和的“禅让”手段来进行的改朝换代。
当汉代最后一位帝王、窝囊了一辈子的刘协把皇帝玺绶委屈地移交给一个青年时,接着,群臣又应景一般联名上书称各种祥瑞之事和谶纬之言,告诉这位青年他是天命所归,并极力劝他践祚,挑起领导天下生民的担子来。只是,这位文质彬彬的青年却再三礼让,而群臣又再三不嫌絮叨地劝进,最后青年似乎实在拗不过群臣们的好意,乃慨然受禅。
就这样,历时400多年的刘汉帝国至此宣告了彻底终结,而一个新生的封建王朝——曹魏帝国也随之而正式宣告了开张。而它的更大意义还在于,它乃是“三国鼎立”局面之形成的真正肇始。
很快,隆重的禅让典礼就结束了,可是这位青年却还坚定地站在受禅坛上,目光空茫地一直投向远方,他的心情自是久久不能平静,他在想着从前、此刻乃至未来的很多很多的事情……
可是不管如何,父辈的努力今天终于结出了果实,他的脸上浮现出了一丝欣慰的笑意。又过了许久,他才环顾了一下周围尚未散去的那些大臣,慢慢地说出了一句感慨良深、意味隽永的话:“舜、禹之事,吾知之矣!”当初虞舜、大禹那些受禅让的故事,我到今天终于知道是究竟怎么一回事了。
显然,这位万众瞩目的青年就是我们本文的主角魏文帝曹丕,而这一重大时刻离他33周岁的生日还没多几天。追忆起自己这三十年来动荡不安、辛苦备尝的生涯,他的此一番以己度人的感慨,倒确实也是其历经沧桑的人生体验。
以后他就宣布定都洛阳,开始放手追求起自己的政治理想。
2、不知道从哪里冒出来的曹操
2、不知道从哪里冒出来的曹操
如果想要仔细地了解曹丕的话,自然是绕不过他那位鼎鼎大名的“周文王”老爹——曹操的。想来他的这位备受推崇和争议的老爹,确实也夺去了儿子身上不少的光芒。
曹操的年纪是和我们前面讲到的汉灵帝刘宏差不多的,只是曹操的身世却复杂的很,他的父亲是别人的养子。《三国志》的作者陈寿只说了一句“莫能审其生出本末”,也就是说不知道这家伙到底是从哪里冒出来的,到了《资治通鉴》中也没有说明白。不过,看过《三国演义》的读者大概还有印象,曹操似乎是和夏侯氏有一定的渊源。而元代大学者胡三省在注解《资治通鉴》时便是这么的:“曹氏,夏侯氏之出也。”也就是说曹操应该是夏侯氏的后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