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部分(第4/4 页)
浒》、《红楼梦》等古典文学名著,他还读到一些严复所译赫胥黎的《天演论》,书中反复阐述的“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自然法规,给了他以极强烈的印象。他立志要开拓生活的道路,做一个战胜厄运的强者。
18岁那年,贤华中学还未毕业,有人为他选了一个貌美贤淑的姑娘,要他订亲。但贤华正潜心读书,没有“红袖添香夜读书”的雅兴。他的母亲也认为孩子未成业,建家不可急,于是辞退了亲事。那时在中学生中,有不少人寻花问柳,荒废学业,而贤华却心如枯井,不为所动。高中毕业后,许多人弃文从商,贤华却我行我素安然读书,渴望继续求学深造。为了激励自己,他还改名为翁独健,表示自己尽管只有一条健康的腿,也有翱翔四海的凌云壮志。
精诚所至,金石为开。翁独健靠坚持不懈的努力,终于考取了燕京大学历史系。1928年夏,翁独健从福州北上,由于盘缠无多,只好搭乘运载虾酱的货船先到青岛,然后弃水路走陆路,几经周折,终于到了燕京大学。
燕京大学是闻名全国的高等学府,那里藏书丰富,教授云集。陈垣、邓之诚、洪业等史学名家当时都在执教。按校方规定,一年级学生不得享受奖学金,膳食书籍等项费用全部自理。翁独健既无家庭支持,也没有亲朋资助,只得勤工俭学,靠拔草等劳动来维持学业。二年级时,翁独健以优异的成绩获得奖学金。洪业教授曾不无得意地说:“我有一个最好的学生,他就是翁独健。”当时与翁独健同住一个宿舍的,是后来成为著名红学家的吴世昌教授。吴世昌一目失明,翁独健左脚颠跛,二人都因学业出类拔苹受到教授们的赏识。校长陆志伟曾戏谑地送给他俩一副对联:“只眼观天下,独脚跳龙门。”对仗工整,寓意深刻,一时传为佳话。
1935年,翁独健在燕京大学毕业后到美国哈佛大学攻读蒙元史,获博士学位回国后,先后在云南大学、燕京大学、北平中国大学任教授,从此学业大成,名声大震。
在顺境时,要有节制的美德;
在逆境时,要有刚毅的美德。
——向波
所有坚韧不拔的努力迟早会取得报酬的。
——安格尔
告诉你使我达到目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