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部分(第3/4 页)
890年3月7日,浙江绍兴东门外东关镇竺嘉祥家添了个小男孩,竺嘉祥高兴地给孩子起了个名叫兆熊,小名阿熊。可又一想,孩子应该有个学名才好。于是,他又找到镇上的私塾先生,商议了好久才决定阿熊的学名用“可桢”。先生解释说:“桢”字的意思有两层,一是坚实的木头;二是古时候筑土墙立的柱子称作桢干。“可桢”就是将来可以成为国家栋梁的意思。竺嘉祥对这个名字很满意,他寄希望于可桢。
竺可桢(1890…1974)没有辜负父亲的期望,他终于成为一位知识渊博的科学家和很有建树的教育家。一生中他对气象、物候、地理、自然科学史等都作过精细的研究,均取得辉煌成就。
竺可桢刚刚长到1岁半时,父亲就用方纸块写字教他认。一天,嘉祥要外出办事,临走时对可恢说:“小熊,今天我有事,不能教你认字了,放你一天假好吗?”正在母亲怀里吃奶的竺可桢,立即松开奶头,硬缠着父亲教他认了字才让走。这样,等到竺可恢满3周岁时,他已经能够认识许多单字,能够背诵十几首唐诗了。
竺可桢5岁进学堂,7岁开始写作文。竺可桢写作文,常常是写了一遍,自己觉得不好又重新再写一遍,等到他自己认为满意了才停笔。竺可桢读书很用功,一天晚上,当他上床睡觉时,大公鸡已经“喔、喔”地啼叫了。母亲怕累坏了他的身子,就常常用陪学的办法促他早睡。竺可桢很聪明,有时随母亲睡了,可当他听到鸡叫时,知道天快亮了,又轻轻地爬起来,背诵老师教的国语课。
竺可桢不仅爱学习,还爱用脑子思考问题。他的家乡雨水特别多,屋檐上老是滴水,落在石板上发出“滴滴答答”的响声。竺可桢站在一旁数那滴答作响的水滴,数着数着,他像发现了奇迹,眼睛盯住石板出神,他心里纳闷:哎,这些石板上怎么有一个一个的水坑呀,水滴正好滴在小坑里。再看看另外一块石板,也是同样的情况。他立即跑去请教父亲。
竺嘉祥听了儿子的问话,由衷地高兴,耐心地向他解释说:“小熊啊,这就叫'水滴石穿'呀!别看一滴一滴的雨水没有什么厉害的,但是,天长日久,石板就被滴出小坑了。读书、办事情,也是这个道理,只有持之以恒,才会有所成就。”
从此以后,“水滴石穿”的教诲成了竺可桢一生的座右铭。从小学、中学直到大学,他一直用这句话鼓励自己,使学习成绩一直处于领先地位。1910年,20岁的竺可桢去美国留学,8年后,他获得哈佛大学博士学位回国,一直从事祖国的气象事业。
学习的敌人是自己的满足,要认真学习一点东西,必须从不自满开始。
——毛泽东
学问是苦根上长出来的甜果。
——大加图
发愤读书,自立于世——民族学专家翁独健在父母帮助下身残志不残
民族学专家、全国政协委员翁独健(1906…1986),原名翁贤华。3岁那年,一场小儿麻痹症使他成了一个步履艰难的残疾人。他的家庭本不富裕,为就医治病又变卖掉不少家产,差不多到了托钵告贷的困窘境地。
贤华天资并不聪明,加上自幼顽皮好动,入学后,一段时间成绩平平。母亲看儿子终日嬉戏,很担忧,便语重心长地开导说:“你是残疾人,无法同别人相比,倘不发愤读书学到本领,便很难自立于世,那时后悔就迟了。”同时母亲还给他讲古人“头悬梁,锥刺股”、“铁杵磨成针”的治学故事。母亲的开导对他教育极大,从此,他刻苦攻读,学业大进。
他所在的乡村小学有个有趣的规定:每学期结束时,考试成绩前三名的学生发给肉包子作为奖品。第一名的包子最大,第二名次之,第三名最小。包子本身虽不足道,但对那些笃志嗜学的儿童来说,都把能得到包子作为无尚荣耀。他的母亲总是鼓励他说:“那大包子就是头奖,要把它看成是最光荣的事去争取它。”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贤华在四年级上学期就得了个二号包子,但出人意料的是,他竟将这令人羡慕的包子留在了课桌里,没有拿回向家人及邻居夸耀。原来,他因为未能夺得头名而悔恨。从此,他学习更加刻苦。从小学四年级下学期到融美中学、英华书院,他的学习成绩一路领先,始终是班里的第一名。他不但数理化、外文成绩出色,而且写得一手好文章,行文华实并茂,洒脱自如,很受老师赏识。
学校放假期间,他的母亲总是让他到二姐丹秋家去学习。他的二组夫姓何,家道殷实,藏书较多,贤华在知识的海洋里邀游。他读了《三国演义》、《水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