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部分(第3/4 页)
名爱国港商霍英东出生于番禺,属广州地区。番禺是广东最早的繁都。文化渊源很长;又是白话文化的发祥地之一。中国着名剧种粤剧就是在明嘉靖年间在佛山、番禺这一带开创的,是广东粤语系人最喜欢的艺术形式。粤剧又称南戏或广东大戏,源自南戏。自明嘉靖年间传入广东,是揉合唱坐念打、乐师配乐、戏台服饰、抽象形体等的表演艺术。粤剧每个行当都有各自独特的服饰打扮。最初演出的语言是中原音韵,又称是戏棚官语。到了清末期,文化人为了方便宣扬革命而把演唱语言改为粤语,使广州人更为明白。粤剧名列于2006年5月20日公布的第一批518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之内。
粤剧流行于广东、广西、台湾和港澳。在新加坡、马来西亚、越南、缅甸、柬埔寨、菲律宾、印度尼西亚、澳大利亚、美国、加拿大、墨西哥、古巴以及中南美洲等有广东华侨聚居的地区,都有粤剧的演出。粤剧是融汇明清以来流入广东的海盐、弋阳、昆山、梆子等诸腔并吸收珠江三角洲的民间音乐所形成的以梆子(京剧称西皮)、二黄为主的我国南方一大剧种。清雍正年间,由北京名伶摊手五在佛山创立的“琼山会馆”为粤剧界最早的戏剧组织。其时之后,佛山乃至广州地区迎神赛会,逢神诞必演粤剧。清代有一首竹枝词赞曰:“梨园歌舞赛繁华,一带红船泊晚沙,但到年年天赋日,万人围住看琼花”。
楔子(8)
广东还有一个着名的剧种,叫潮剧。
潮剧又名潮州戏、潮音戏、潮调、白字戏,主要流行于潮州方言区,是用潮州方言演唱的一个古老的地方戏曲剧种。主要分布于粤东、闽南、台湾、香港和东南亚等地。
潮剧的形成和发展,距今已有四百三十多年的历史。它是宋元南戏的一个分支,由宋元时期的南戏逐渐演化,吸收了弋阳、昆曲、皮黄、梆子戏的特长,结合本地民间艺术,如潮州音乐等,最终形成自己独特的艺术形式和风格。
回顾20世纪五六十年代潮剧旺盛时期,主要得益于一批艺术基础较好的优秀名演员,如着名潮剧表演艺术家姚璇秋扮演的成名作《扫窗会》中的王金真,《苏六娘》中的苏六娘和《辞郎洲》中的陈璧娘;洪妙扮演的《杨令婆辩十本》中的佘太君;张长城在《闹开封》中扮演的王佐;朱楚珍扮演的诰命夫人;吴丽君在《荔镜记》中扮演的安人等都是潮汕地区家喻户晓的,深受海内外潮剧观众的好评。70年代以后陈学希在《张春郎削发》中扮演的张春郎和《葫芦庙》中扮演的贾雨村;以及潮剧新秀张怡凰在《烟花女与状元郎》中扮演的李亚仙等都给潮剧观众留下难忘的印象。2006年5月20日,潮剧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在广东客家山区,流行十分动听的客家山歌。
“客家山歌远传扬,条条唱出情意长,条条唱出郎心事,声声唱出妹心肠”。客家山歌是我国着名的民歌之一。它继承了诗经三百篇的风格,世代相传,具有鲜明的主题和地方特色,富有浓郁的乡土生活气息。
千百年来,客家人用它来歌唱劳动生活、抒发情思和鼓舞斗志,用它来交流感情、联络友情,娱乐身心,如:“山歌紧唱心紧开,井水紧打紧有来,唱到青山团团转,唱到莲花朵朵开。”但是,旧封建时唱山歌层层受禁,只在山林田间唱,从50年代起才发展到大庭广众中唱,唱到北京及至海外。
梅州是客家人聚居中心,客家山歌流行,素称“山歌之乡”,哺育出许多着名歌手,先有刘三妹、刁嫂子等,现代有余耀南、汤明哲、陈贤英等。“东教场里搭歌台,八方歌手逞歌才。山歌好比梅江水,源远流长滚滚来”。为弘扬客家文化,梅州每逢中秋举办山歌节,大打山歌擂台,非常热闹。
客家情歌有它悠久的传统。这个享有盛誉的民间艺术品种,在福建、广东、江西及湖南、四川、广西一部分地区,流传极广。客家情歌深沉的情思大胆的披露,热烈的追求,美好的幻想,这一切都以劳动者的本色相见,毫无虚饰和矫情。而浓烈的泥土气息,鲜艳的山区色彩和娴熟的比兴手段,构成了它突出的艺术特色。如“唱个情妹对情郎,客家山歌名声扬,首首山歌情义长;句句唱出郎心事,字字唱出妹心肠。客家山歌最出名,首首山歌有妹名;首首山歌有妹份,一首无妹唱唔成。要我唱歌我就唱,唱个金鸡对凤凰;唱个麒麟对狮子,唱个情妹对情郎。唱歌不是比声音,总要唱来情义深;恋妹不是论人貌,总要两人心贴心”。
前言(1)
中国人围绕着“眼睛”发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