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部分(第3/4 页)
逐舰或者类似名称作为这一舰种名的,只有英国、美国、俄国以及日本等国家,意大利称其为Cacciatorpediniere,意为雷击舰猎手,事实上也是驱逐舰的本意。而法国、德国以及奥匈帝国等依然还是使用雷击舰这个称呼,只是将其分为独自的类别。在简氏年鉴上,将法国的“舰队雷击舰(Torpilleurdescadre)”、德国的“大型雷击舰(GroeTorpedoboot)”以及奥匈帝国的“雷击舰(Torpedofahrzeuge,与小型的Torpedoboot相区分)”都分为驱逐舰,因此,在本文中,也将这些舰艇称为驱逐舰。
由于一般驱逐舰或者雷击舰上通讯指挥设备有限,1908年英国曾试验建造了2000吨级的大型驱逐舰“雨燕(Swift)”号作为驱逐舰队的指挥舰,以后这样的舰艇被称为“支队领舰(Flotillaleader)”,类似的舰艇在意大利则被称为“轻侦察舰(EsploratoreLeggero)”。本文中对此也使用惯用的“驱逐领舰(Destroyerleader)”这个称呼。当然也不是没有例外,德国19世纪末虽然也曾经设计过所谓“分队雷击舰(Divisionstorpedoboot)”,可以认为也相当于这类舰艇。到了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由于德国很多大型雷击舰都要大得多,而这种分队雷击舰往往作为扫雷舰队的指挥舰使用,因此文中还是将其列入雷击舰的范畴。
其它舰艇
当时还存在大量其他的作战舰艇,这些舰艇由于具有比较明显的特征,或者由于诞生伊始,尚处于萌芽阶段,因此在各个国家里没有特别多的出入,仅作一个简要的说明。
第7页:潜水雷击舰——海上潜艇全解
潜艇
自从美国人霍兰(Holland)完成了最初的实用型潜艇以后,直到二十世纪初,比较热心与此的唯有法国和意大利,随着开始关心的是俄国,这些国家依然将潜艇看作一种“潜水雷击舰”。英国在相当一段时期将潜艇视为“弱者的武器”而不屑,德国最初也怀疑其能力,不过一旦认识到其潜在力量后便迅速将其加以发展。
随着在战争中潜艇头角的崭露,在各国中又获得了更为多样化地发展,首先根据其航程,可以将其分为“沿岸潜艇(Coastalsubmarine)”以及“巡逻潜艇(Patrolsubmarine)”。值得一说的是,英国海军由于将潜艇作为一种辅助力量,在战争期间倒是试制了各种拥有独特技能的潜艇,诸如水上高速的K型,反潜型R级,甚至于搭载305毫米重炮的M型,这些尝试却鲜有成功。
后来居上的德国倒是将潜艇大量投入海上破交战,但易被忘却者,倒是德国当时受英国海军封锁,其海上贸易线几乎断绝,因此专门设计了德意志(Deutschland)级“潜水商船(Handels…U…Boot)”,偷越英国封锁线前往最初保持中立的美国,在这种潜水商船的基础上,诞生了更为巨大的“潜水巡洋舰(U…Kreuzer)”用于远洋破交之用。
其他一种非常成功的特种潜艇便是“布雷潜艇(Minelayersubmarine)”,研制这种潜艇的先驱之一便是日俄战争中拥有丰富的水雷战经验的俄国。《
护航舰艇
由于德国实施无限制潜艇战所带来的威胁,英国将原定用于远洋扫雷的1000吨商船型花卉(Flower)级舰转用于反潜护航任务上,并将其提供给法国盟友,有力地对两国战时经济起到了支撑作用。其舰种被定为已经消失了10多年的Sloop,但此Sloop与原“巡逻炮舰”属于完全不同的舰种,为最早的专门设计建造的护航舰艇。因此这新一代Sloop,一般便翻译为“护航舰”。花卉级的出现使得拥有新旧两种意义的Sloop同时出现在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海战场上。
其他国家中,美国主要用于护航的除了驱逐舰,是一种被称为“鹰艇(Eagleboat)”的巡逻艇,以及更小的“猎潜艇(Submarinechaser)”。
为了对付日益增长的潜艇威胁,在英国还出现了一种伪装商船,也就是平时隐蔽武装国籍,一旦潜艇上浮来袭,便依照国际法升起英国海军旗,对潜艇发起突然袭击。这种船只,不是作为正式的海军舰种,没有固定的吨位和武装标准,一般被称为伪装猎潜舰,或者通称其为Q船。
水雷作战舰艇
最早大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