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部分(第2/4 页)
来控制各国的工人阶级政党是不可能的,也是有害的。
1956年6月1~23日,即贝尔格莱德会晤一年之后,铁托率领南斯拉夫党政代表团对苏联进行国事访问。这是自1946年以来十年后铁托第一次访问莫斯科。6月20日,双方签订了关于南共联盟和苏联共产党关系声明,即《莫斯科宣言》。
由于双方的努力,南、苏两国两党的关系取得了突破性进展。继《莫斯科宣言》后,南斯拉夫同东欧其他社会主义国家的关系也实现了正常化,恢复了多方面的合作。
在这期间,中国和南斯拉夫两国关系也开始正常化。早在1949年10月5日,南斯拉夫就承认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由于受到南苏关系破裂的影响,中国直到1955年1月11日才决定同南斯拉夫建立外交关系,互派大使。南斯拉夫一贯支持中国对台湾的主权和恢复中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等严正立场。中南两国建交后,中国人民对南斯拉夫的真实情况有了更多的了解,两国间的交往日益增多。
南斯拉夫与1956年的*化
在清除斯大林个人崇拜时期的影响和促进社会生活*化方面,南斯拉夫走在其他东欧国家的前面。早在20世纪40年代末的共产党情报局事件中,南斯拉夫就抵制和抨击了斯大林时期的官僚主义和教条主义。因而,在南斯拉夫,破坏*和法制的现象较其他东欧国家少些,公民的基本权利受到尊重,工人阶级在生产和社会生活中发挥着主人翁作用。当东欧某些国家政局不稳、社会动荡,许多人对社会主义丧失信心时,南斯拉夫却由于采取了非中央集权化、非官僚主义化和非斯大林化等措施,而在*化的道路上健康发展。
南斯拉夫对1956年2月举行的苏共“20大”和同年发生的“波匈事件”的反应比其他东欧国家更强烈。南斯拉夫共产党人以乐观的态度看待和评价1956年在苏联和东欧国家出现的*化进程。
苏共“20大”的召开对促进苏南关系的正常化发展起了推动作用。铁托等南斯拉夫领导人认为,在非斯大林化过程中举行这样的代表大会,对于苏联国内进一步改革无疑是件好事。他们确信,苏联的情况确实在变好,南、苏两国关系的正常化趋势将继续下去。于是,铁托以南共联盟和南斯拉夫劳动人民社会主义联盟的名义向苏共“20大”发了贺信。南斯拉夫驻苏联大使多?维迪奇以观察员身份出席了大会。贺信指出,1955年《贝尔格莱德宣言》的发表,不仅开创了南、苏两国之间和南斯拉夫同其他社会主义国家之间关系发展的新时期,而且,在国际关系的发展上,在加强和平力量和各国间建立信任并取得相互谅解方面,也具有重大的积极作用。铁托在信中“真诚地祝愿代表大会顺利和卓有成效”兹冯科?施陶布林格:《铁托的独立道路》,新华出版社,1987,第179页。。
南斯拉夫联邦人民共和国(13)
赫鲁晓夫在苏共“20大”的报告中,公开承认苏联过去对南斯拉夫的政策是错误的。他说,斯大林利用共产党情报局和煽动南斯拉夫人民起来推翻铁托的企图失败了。铁托赢得了人民群众的支持,而斯大林却扮演了粗暴干涉兄弟国家的可耻角色。同时,苏共“20大”的决议还承认,通向社会主义的道路不只是一条,在不同的国家里,具有不同的形式。这实际上是承认和肯定了南斯拉夫的自治社会主义道路。赫鲁晓夫强调说,“南斯拉夫是坚持走社会主义道路的国家。人民和党都坚持着马列主义的信念”。“铁托一直是个优秀的共产党人和坚持原则的人”《赫鲁晓夫*》,东方出版社,1988,第550页。。
会后,苏联方面将赫鲁晓夫谴责斯大林的报告送给了南斯拉夫。南共联盟中央3月份召开了专门会议,在会上宣读了这个报告。韦?米丘诺维奇:《莫斯科的岁月1956~1958》,三联书店,1980,第12页。出席会议的100多位党政负责人一致赞成这个报告,认为它具有历史意义。南斯拉夫共产党人还表示,仅仅批判和斥责斯大林破坏社会主义法制是不够的,还必须触及产生斯大林错误的制度根源。他们清楚地知道,赫鲁晓夫因为所处的环境不同,不可能广泛而深刻地批判斯大林。尽管这样,南共联盟中央在致函苏共中央时,表示支持苏共“20大”的各项决议。
南斯拉夫党政领导人的这种态度还反映在他们的讲话中。卡德尔称赞大会是“积极的和决定性的行动”。南斯拉夫联邦议会主席皮雅杰写道:“这种坚决和勇敢地同斯大林主义决裂,可作为苏联深刻的和有意义的变化的证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