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部分(第2/4 页)
射自己在玄武门杀兄诛弟的行为,那是不能容忍的。
戴胄下去一查,立即查出法雅在裴寂家中呆的时间最长。
李世民铁定以为裴寂心怀怨望,才借妖僧之口散布流言。
李世民当时雷霆大怒,立刻下诏免去裴寂的一切官职和一半实封,令其返乡。
裴寂接诏后左思右想,觉得自己已经年老难受下乡之罪,遂厚着脸皮求见李世民,请求道:“罪臣年老,望皇上念着老臣有佐治之功,乞留京城养老。”
李世民看着裴寂那可怜兮兮的面孔,心中更是生厌,将忍了多年的火气一下子迸发出来:“朕原来念着你佐太上皇取得天下的功劳,不问你逊职平庸,仍然与你的恩泽为群臣第一!你位居司空,实封最多,何以还有怨望之心?其实你的罪衍也很大,像武德年间,朝廷贿赂公行,纪纲紊乱,皆是你蒙蔽太上皇而致。
朕以你有旧勋不忍责你,今日让你返归乡里得以养老,已经宽宥之极,你还有脸面再来提要求吗?”
裴寂看着李世民那坚毅的脸庞,想起自己当初与李建成、李元吉抱成一团的往事,心想今日的结果正是自己那时种下的种子,怨不了别人,遂叹了一口气,黯然退下。
。。
邓州出粮济蒲虞 柴绍引军围朔方(4)
当日,他就带领家人回到了故乡蒲州。
蒲州的张刺史得知裴寂受贬回家,又知道皇上对他的态度,自然暗派人员监视他的一举一动。
一日,一位叫道行的道人来见裴寂,言称裴寂有天命,有皇帝之相。
裴寂刚刚吃了苦头,不禁大惧,令家丁将其杀之以灭口。
此事被张刺史得知,遂上表将此事奏闻。
李世民此时余怒未息,阅表后大怒道:“裴寂有死罪四:身为三公之职而与妖人交游,一也;既免职,而妄称国家之兴皆赖其所谋,二也;闻妖言不奏,三也;杀人以灭口,四也。
朕依其罪若杀之,谅他也无辞。
不过裴寂毕竟为太上皇的老臣,朕不忍杀他,流之即可。”
此后,李世民下诏将裴寂流放至静州。
裴寂最终死在流放地上,享年六十。
李世民得知了他的死讯,念其毕竟有定天下的首功,赠其为相州刺史,民部尚书,河东郡公,算是给了他一些哀荣。
李世民将裴寂逐出京外,又想起了萧礒及陈叔达等老臣的好处,遂下诏授二人为特进,令其参与朝政。
萧礒、陈叔达被免职之后,李世民在待遇方面没有亏待他们,还不时亲往其宅中探望。
李世民此次将他们复职,是想在朝中能听到各方意见。
同时,他还调整了其他一些职位:迁魏征为秘书监,授为特进,令其参与朝政;迁王?为门下省侍中;授孙伏伽为谏议大夫。
高士廉任职以来,因办事少有成色,被人密奏其“寝而不言”,此次被罢侍中,出为安州大都督。
经过几番调整,李世民基本上将重臣都换了一遍,其根据各人的才具和特点委以重任,可谓恰到好处。
此次授任诏书一下,萧礒等人自然当堂谢恩。
李世民微笑说道:“自古以来朝中重位如宰相者,人们皆纷竞谋求。
其实为君为臣者,若尸位素餐,仅仅谋其位以享其荣华,当然做得越大,实惠越多。
其实官大一分,则责任又多一层。
譬如朕即位以来,遭遇灾年,与卿等劳心费力,共理国是,并未感到为君者的快活,还不如为藩王时自由自在。
朕今日授任萧公等人的职位,其实是想让你们愈加尽力为朝廷办事。”
萧礒等人又复谢恩。
李世民又道:“萧公,朕如今君临天下,以天下为至公,不敢偏私。
武德七年以后,太上皇有废立之心,朕实有功高不赏之惧,且为兄弟不容,朝臣中以随隐太子者为多。
独你和陈公二人,不惧威权,每每与太上皇面争,真社稷臣也。
你与陈公的这般好处,朕时刻牢记。
然你守道耿介,善恶太明,常有失处,这正是上次罢你与陈公官职的原因。
你们今日复职又擢以高位,请谨记此点。”
陈叔达答道:“陛下即位以来的作为,老臣一直瞧在眼里,喜在心中。
臣等职位或降或升,皆以大计为本,其中道理臣等心知肚明。”
“你们知道就好,朕也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