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部分(第1/4 页)
王?答道:“隋文帝勤劳思政,亦是励精图治之主。”
“不错,隋文帝的确是位贤主。
然你仅知其一,不知其二。
他欺负孤儿寡母以得天下,深恐群臣内怀不服,因不肯信任百司,每事皆要自己决断,他自己劳神苦形,结果未必能尽合于理。
朝臣既知其意,更加不敢直言,宰相以下,惟知道承顺而已。
朕以前说过,以一人之智决天下之务,若无臣下匡谏其失,则乖谬即多。
其后隋炀帝独断专行以致亡国,应该说也有文帝的责任。
我们今日不多说这个话题,还要说储粮一事。”
“文帝时候天下富饶,其储粮最多。”
“朕前日读了一段书,不知道你留意没有?隋开皇十四年大旱,当时各地百姓极度缺粮。
是时国家仓库里粮食盈溢,文帝竟然不许赈济,而让百姓自己想办法。
文帝不怜百姓而惜仓库,到了他执政末年,其仓库存粮可供应天下人食用六十年。
结果呢,隋炀帝恃此富饶,所以奢华无道,终于灭亡。
由此来看,隋文帝非贤主也。”
隋文帝在当时人的心目中,为一代贤主。
王?和司农卿今日第一次从李世民的嘴中听到如此言论,可谓独到。
李世民接着道:“朕说了这么多话,是想说明一个道理。
凡理国者,务必积德于人,不在盈其仓库。
。。
邓州出粮济蒲虞 柴绍引军围朔方(3)
古人云:‘百姓不足,君孰与足?’但使仓库可备凶年,此外何烦储蓄!眼下正是凶年,此时不用存粮,何时再用?至于颉利可汗等人,不足为虑。
传朕旨意,可拨仓库存粮一半以赈济灾民。”
司农卿受命而去。
李世民又仰头思索了一阵,对王?道:“百姓受灾,须使百官知之,以节衣缩食赈济百姓。
要使百官有所动作,朕须示范之。
如何示范,就需要压缩宫中开支。
去岁虽出宫女五千,然太上皇宫及掖庭宫宫人还嫌太多,可择而出之,令其回乡任求伉俪。
王卿,你可向杜正伦和岑文本传达朕之旨意,让他们二人主持此事。”
此后数日,岑文本和杜正伦立于掖庭宫西门,手持宫女名册,择多余者出之,并随发路费令其归家。
宫女们长期幽闭深宫,闻听要放自己出去并且可以自主嫁人,其欢喜之色跃于脸上,一个个接过钱物雇驴回家,前后共出宫三千余人。
百官见皇帝尚且如此,一个个不敢怠慢,纷纷向户部捐出钱物赈济灾民。
捐钱物最多者当推裴寂,他宦中所积甚多,许是想在李世民面前表现一番。
果然,李世民闻讯后,意甚嘉许。
不料裴寂还是犯下事情来。
原来去冬以来,京城里来了一个名叫法雅的和尚。
他一直在五台山设坛讲经,有相当的名气。
此次来京后居于通化坊净影寺内,日日开坛讲经,将一部《金刚经》讲得天花乱坠,惹得京城内的善男信女簇拥于此。
其时天下信佛者众,李世民刚刚被立为太子,即下诏罢傅奕抑佛之议,佛法更是大行其道。
当时宫中及百官以崇佛为时尚,像李世民即皇帝位时,将高僧玄琬召进皇宫,为皇太子及诸王受菩萨戒。
在皇帝的影响之下,百官及富豪纷纷舍宅立寺,以作为功德。
法雅此次入京讲经很快出了名,京城中的达官贵人自然竞相邀请其入宅讲经。
裴寂现在虽名为司空,然终日无事情可做,他将法雅邀入宅中,竟然盘桓五天之久。
法雅若一心讲经,本来什么事情都没有。
偏偏他口无遮拦,讲话漫无边际,竟然与时事相连。
他一日当众讲道:“时下灾异连年,为佛嗔其弊。
欲使天下平安,须多立寺院讲经以修其罪衍。”
这话传入了李世民的耳中,让他登时大怒。
他立刻召来戴胄,命将法雅投入狱中,大骂道:“这个该死的妖和尚,竟然敢在朕眼皮底下妖言惑众,其罪当诛。
戴卿,你好好查一查,这个妖僧的背后还有什么人?他从五台山来此,凭空里怎么能说出这样无端的话?”
李世民认为法雅这样说,定是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