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部分(第3/4 页)
6)
2008年3月28日,我给他打电话祝贺生日,他还在公司里,又怎么会不在呢?我记得他的生日,这让他非常高兴,当我问他:“阿曼修,你今天怎么还到公司来?怎么不在家里好好庆祝一下?”他的回答跟以前一样:“为什么不来?今天我还是一样要干我该干的:工作。只不过今天早晨晚到了一会儿。你也知道我很重视早餐。先跟家里人吃了点,然后又跟几个朋友出去吃。这就足以让我感到幸福了。”“过生日你有什么特别的愿望吗?”“我只求上帝赐我健康,让我还能接着干。”他真是三句话不离本行。
他开始自己创业的时候,刚年满十七岁。他离开先前那家店,到拉玛哈当售货员。据他姐姐何塞法的一位朋友说,那是一家很大的店,有好几家店面,他姐姐贝比塔和哥哥安东尼奥也在那家店上班。很快他就脱颖而出,被认为是很有经商才能,并被提升为部门负责人,换下的是一个十六岁的女孩罗莎莉亚·梅拉·格耶奈切亚,几年后他俩结婚了。
拉玛哈的老板十分看重奥尔特加家的老小提出的建议,他同意由阿曼修来负责用店里销售的布制作成衣,手工部分由他嫂子普里米蒂娃(他哥哥安东尼奥的妻子)来完成,她是个服装设计师。结果很不错,也就是从那个时候开始,他不想把自己创意的附加值让给别人了,他决定不再做售货员了,要去做产品加工。在十年的工作经历中,他接触了加泰罗尼亚很多纺织品生产商,这使他能够拿到这个行业的批发价,也积累了不少自己的客户。
有了这些条件,再加上银行2500比塞塔的贷款,他得以在1963年创建了自己的企业,高亚(GOA)制衣,名字取自他和哥哥安东尼奥的名字以及两个姓氏(父姓和母姓)的首字母。跟着他一起干的还有他的妻子、哥哥和姐姐,以及一个世交——何塞·卡尼亚斯,他后来成了卡拉梅罗(CARAMELO)时装公司的创始人。
刚开始他们建了一个简易的厂房,主要生产那种当时很流行的女式夹棉家居服,卖得比预期的好多了。阿曼修把大部分的收益又投入生产,厂子发展势头很猛。接着他开始加工服装卖给第三方,甚至还有部分产品出口到国外。又一个十年过去了,他的企业已经拥有500名员工,还有了自己的设计团队。就缺零售——这最后一个环节了。
1975年,在拉科鲁尼亚开了第一家ZARA店,终于完成了纵向一体化的经营模式。这种模式在当时欧洲的时装业尚不为人知。一个曾经在这个家族企业的工厂工作过的人跟我说,头几年,为了在加利西亚打响他的新品牌ZARA,阿曼修这位刚刚起步的企业家真是夜以继日地工作。接着他又建了几家工厂,安装了数条生产线,通过扩大生产来积聚资本,为实现他未来的梦想奠定基础。有一次,阿曼修对我说:“你已经看到了吧,我没有办公室。从来都没有过。我的工作不在文件堆里,而是在工厂。”确实如此,我认识他的时候就是这样,前面提到过,我是在配送车间挂着的衣服堆里第一次见到他的。
阿曼修是一个依习惯行事的人。从几年前开始就总跟我说起他的一个老习惯:“我每天都要去设计区转一圈。我一直就很喜欢和那些设计师们一起坐一坐,聊一聊,听他们说自己的想法,他们大多数都是年轻人,工作就是在世界各地转,从各种媒体上观察流行趋势,不仅是服装,还有人们的生活方式。听他们说话我学到了很多东西,如果他们问我的意见,我也会说一说,但他们都非常专业,很清楚自己要做什么。”
。。
“当我不名一文时就梦想着能让公司业绩不断增长”
在我们的一次谈话中,阿曼修提到一件事:“一天,有个深谙经商之道的人来参观我们公司,看完后,他说我所经营的这家纺织品企业打破了常规,开创了先河。”他思路清晰,言简意赅地道出了他这家作为行业龙头的大企业为什么会起“英迪泰克斯”这个名字,没有一个字的废话。“一位行家能作出那么恳切的评价,可以肯定他所说的句句属实。”阿曼修就是这么想的,他总是一往直前,从不停留在琐碎的事情上。“我的目标很明确,不喜欢把事情复杂化,我认为自己已经开始的这一切,到目前为止还运转得不错,这无外乎就是一种纺织品设计产业。”公司的名字就这样产生了,自然而然,没有什么复杂的故事。
比起高亚,前面提到的他的第一家小制衣厂的名字,奥尔特加首肯了将“英迪泰克斯”作为企业的名称,几年后,这个名字就在业绩排行榜上名列第八。2008年6月16日在《国家报》上刊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