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部分(第2/4 页)
,自摆八卦阵的,大堂里座无虚席。
我笑谓宋言之:“小茶馆,大社会。看兰轩就可以知道我昊昂国国强民安。”
宋言之闻言看着我,微笑说:“这话有意思。”
我转头对明于远:“当然了,主要是因为国中有我师、宋将军这样的中流砥柱,对不?”
明于远笑拍一下我的头,算是回答。
正待进去,突然身后传来惊喜的叫声:“明国师!宋将军!”
转身看去,正是那清清秀秀的董以仁。
此时,他正满脸笑容地看着我面前二人,喜悦之情满溢。
明于远朝他略一颔首,声音不淡不咸:“原来是董修撰。”
宋言之看我一眼,我笑着对他说:“这是我昊昂去年科考的状元郎,董以仁。翰林院修撰。”
“哦?”宋言之微笑对董以仁说,“董修撰年少有为,宋某钦佩。”
董以仁两眼发光,连说不敢不敢,又笑对明于远、宋言之:“国师、将军你们这是?”
明于远不知有没有听见,似乎是对兰轩茶馆门前的灯笼感了兴趣,正抬头研究。
宋言之笑看看我。
我笑道:“董兄如果不忙,就一同上去喝杯茶?”
他这才仿佛看到了我,笑着说:“哦,简兄好。如此,介甫叨扰了。”
一行人来到听松阁前。
明于远又抬头看这“听松”二字,幽幽然叹息一声:“观其字,其人风姿令我怀想啊。”
宋言之也随之抬头看,眼中光芒一聚,又细细凝望。
董以仁看看“听松”笑着说:“国师书法举世无双,若写这“听松”二字,定会比它更好。宋将军的书法,听说也是极好的啊,当朝是罕有其比。”
明于远不置可否。
这次宋言之只是仰头看字,没有回头,只口中道:“不敢。”
董以仁转头笑问:“对不对,简兄?”
他揶揄的话音令那看字的二人不觉齐转了头看我。
我嘻嘻一笑:“董兄别问我,这可是小弟的伤心事啊。小弟不肯用功,性又愚鲁,书法及不上我师万分之一。在小弟看来,只觉得这两个字又大又黑,自是好的。至于我师与宋将军,字也应当是好的。”
听到“又大又黑”,董以仁眉清目秀的脸开始转红转白。
明于远笑意一闪,斜看我一眼。
宋言之看着我,眉微一挑,立刻又变得平静无波。
我一笑推门:“三位请。三位皆一时之选,听松阁今天灿然生辉。”
临窗的位子,明于远占了一边,宋言之占了另一边。
董以仁坐在了明于远一边,我在宋言之一边。
茶博士上来沏茶。
我笑着跟他开玩笑:“今天你准备烫哪个?”
结果茶博士给我倒茶的时候,茶线像蛇行似的。
我哈哈大笑,接给他手中的壶,自已满了。
我端起茶抿一口。
董以仁笑问我:“简兄觉得这茶如何?”
我笑道:“嗯,不算太烫,”又补充一句,“可以喝了。”
明于远突然闷声咳起来。
宋言之疑惑地看我一眼。
我朝他笑笑:“守默,喝茶吧。”
他微笑端起茶杯,敛了眼神。
董以仁不再理我,喝了一口,开始发表他的喝茶心得,以及分别向明于远、宋言之讨教茶文化。
明于远多数是“不知守默如何看、守默说得有道理、问宋将军吧……”,语多精简。
称守默时,笑得那叫一个尔雅;称宋将军时,表情那叫一个国师。
我举手轻捂住脸,悄悄打了个呵欠。
不想被他看见,他眼中笑意难掩。
我悄悄瞪他一眼。
回转眼,却见宋言之正不动声色地看着我。
“今天简非话少。”他微笑对我说。
我笑道:“三人行,必有我师。简非不学无术,在三位面前,不敢说话,只敢认真聆听。”
突然想起刚才的呵欠,我不觉脸微烫,飞快地看了看他。
他似乎也想起来,看着我变化了的神情,突然就大笑出声。
董以仁停了话,回头看我们,一脸莫名。
明于远已没了表情,端起茶杯喝一口,站起来说:“天色已晚,明日还得早朝,回吧。”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