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部分(第1/4 页)
,乃是宋远桥负责传到授业解惑,他们也不好越俎代庖。
这一阶段乃是最难的一段,先不说其他,单是洗髓时的痛苦就够你喝一壶了。而且因为这一段涉及到人体骨髓,这是一个和大脑一样需要小心的地方。完成这一阶段必须得小心再小心,谨慎再谨慎。因为一个不慎,就会骨裂而筋脉破损直接丧命。至于真气失控冲撞脑部,造成头颅震荡,神智不清,丧失记忆,甚至发疯发颠等等,那还算更轻的了。
所以,完成这一段经脉必须非常小心谨慎,也最是难过。真气轻了达不到效果,真气重了则可能会伤了骨髓,实是轻不得重不得,必须小心把握,不可一味强过。
《武当内功》中对完成这一段经脉的要诀是“天地不惊,道法自然”四字,讲求不要怕痛苦,但是又不要强求自然而然,功力到了,自然就过了。可书上讲来总是轻巧,实际做来,却是难上加难。痛苦也就算了,功力什么时候就到了,怎么就能自然而过了?
宋青书自觉功力早就到了,可就是怎么也过不了。
宋青书没能完成洗髓,也没有什么气馁。只是把真气不断搬运大周天循环温养,增加真气的浑厚度。虽然完不成洗髓,但内力还是能够通过不断的循环搬运来增长的,只是速度较慢罢了。
热烘烘的真气不断在体内循环游走,感觉是非常舒服的,第一次修炼的宋青书有些沉浸其中。也不知修炼了多久,宋青书忽然感觉到有些jing力不济,头脑发晕,心中jing醒,连忙停下了修炼,收功而起。
这种情况,是修炼过头了。修炼内功,练出真气,是一个炼jing化气的过程。这个jing是指人身体里的元jing,通常是靠从ri常食物中来摄取。而一个人身体里的元jing每天都是有限的,如果元jing消耗过度,就会出现如宋青书刚才jing力不济、头脑发晕这类的情况。需要及时进补,所谓‘穷文富武’就是这个道理。恋物就是一个烧钱的玩意儿,每天吃的都是一笔不小的开支。
第十一章早晚课
第十一章早晚课
既然已经有些jing力不济,头脑发晕,这就是损耗精元的前兆,当然得赶紧停下了修炼,收功而起。否则一旦精元损耗严重,轻则功力倒退,重则根基被破坏,日后想要再进一步,没有特殊情况的话,是难如登天的。
于是宋青书走下床榻,在屋中打起了武当绵掌。
武当派的武当绵掌功夫并不止是在修炼之初时用来熟悉身体,帮助人尽快找到气感是练出真气,拥有气感前的辅助法门,其在恢复与壮大身体元jing方面,有着独特的效果。
这门《武当内功》中的第一层功法,并不是练成后就不用练了,它是要伴随整部功法的。其重要程度上,一点儿也不下于后面梯云纵,绝户虎抓手的哪几门功法。
所谓是‘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人之道,补不足而奉有余’。人身体内的元jing虽然可以不断补充恢复,能够持续成为炼化真气的来源,但随着年龄增长,身体机能也是不断下降,逐渐年老体衰,而体内的元jing也随之不断减少。
人体内的元jing并不是固定不变的,幼年时最弱,之后随着年龄的增长也不断增长,到成年以及壮年时期最强,四十岁之后,则又呈不断下滑之势,逐渐弱小。每个人体内的元jing也不相等,体质好的人强些,体质差的人则弱些。而如果得了某些大病,或者重伤,也会造成元气大损。
不过这是一般人的情况,练武之人体魄强壮,体内元jing比寻常人要更加强盛些,而且功力高深者,可能要到五十岁甚至六十岁后,体内元jing才会逐渐减弱。
但不论如何,他们也只能是减缓这个过程,而无法终止,最终还是免不了体内元jing衰竭,难逃一死。无论功力多么高深的高手,只要他终止不了这个过程,那就逃不脱最后一杯黄土掩埋。
所谓是‘没有垃圾的武功,只有不行的人’,再加上武当绵掌可以说是武当派所有武功的基础。
道家以水“解道论德”,认为水处下不争,随方就圆,柔和清静,然而,水亦可蓄能储势,穿石劈岭,无孔不入,无坚不摧。
张三丰在创立武当之初于武当山上观悠悠白云而悟出‘上善若水,水利万物而不争’的道理,从而创造出了武当绵掌,可谓微妙精致,绵者,柔也;道家认为至柔则刚,武当绵掌刚柔要济,阴阳相随,不僵不滞,看似柔弱无骨,实则绵里藏铁。所谓刚则易折,柔则长胜,体现道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