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部分(第2/4 页)
纽约情结”。那个分局规模大,处理的是些极为重要的案子,雇用的是一批最能干和最有经验的特工。不足为奇的是,那些特工常常自视高人一筹,莫名其妙地使自己有别于局里的其他人。较小的分局常常难以接受让纽约分局来指手画脚。纽约分局经常要处理非常重要的工作,但那并不是它撇开其他分局的理由。
星期四,4月“愚人节”那天,我的所有人马都被召回华盛顿。监察员们接到指示于星期日下午报到,准备进行为期三周的检查任务,有消息说他们将前往洛杉矶或旧金山。当他们赶到司法部大楼看到那辆“灰狗”大巴停在外面时,他们的希望破灭了,这种架势表明其目的地是纽约。
赶到纽约,我们就登记住进酒店,我随后就给联邦调查局助理局长兼纽约分局主管约翰·F。马隆打了电话,他是我的一位老朋友。“你在哪儿?”马隆问道。
“我在德莱顿东酒店,刚刚到。”
他听起来蛮高兴,问道:“到纽约有何贵干?有什么可效劳的吗?”
“马隆,我的人都过来了,准备明天上午到你局开始检查。”
他明显地有些不快,但仍不失友好。马隆应道:“噢?1月份你没来的时候,我估摸着你是想等天气暖和点,现在倒是恰逢其时。我们随时欢迎各位。”
我知道马隆是胡佛的忠臣,掌管着一个紧张忙碌的分局——在许多纽约特工的眼里,的确是太紧张了些。挂上电话,我就在想是不是真的让他感到意外了。不然的话,马隆当真是个好演员。
第二天一早,监察员及其助手们就赶到纽约分局报到并进行了参观。这个分局位于东六十九街,由仓库区改建而成,是一处规模不小的建筑,其内部设施安排得经济合理。行政办公区有一间大会议室和一间别致的私人办公室。我们赶到时,马隆就在那里迎接我们。我将他介绍给随行人员时,他说了几句客套话,然后就让我们开始工作。
胡佛的执行人(2)
在分局主管办公室安顿下来,我首先注意到的是一个设有卫生间和盥洗池的小房间。我后来得知,这处特别设施是局长视察这些新办公区之后建的。他当时由一位朋友(当然还有克莱德·托尔森)陪同前来视察。让纳税人不幸的是,这位朋友要到洗手间去,却被引到大楼另一侧远端简陋的公厕。胡佛对这种不便没说什么,但托尔森却放在了心上,他指示在那间私人办公室隔壁配设卫生设施。这笔五千美元的支出不得不更换名目编列在联邦调查局的账上。胡佛此后再也没有造访过纽约分局,那处设施也就成了分局主管的私人盥洗室。
本着对局长负责的态度,我力图以一个感到头痛的地方官员的角度来看待这次检查。头两三天里,因为要安排助手工作,得调整办公室,检查工作大多处于空转状态。我决心从第一分钟开始,要保证每项工作都能有效进行。而实际情况也是如此。在马隆的全面配合下,纽约分局立刻开始了全速运转。当特工们意识到三周之后就可摆脱我们时,他们就变得特别合作。没用多久,我就意识到该局的工作开展得相当不错。结果也证明了这一点。我提不出多少不同的意见,好让这个分局更有效地运作。
到了4月23日,检查工作如期完成,我们结束得早,甚至还有足够的时间乘着那辆“灰狗”赶在政府机关下班前回到华盛顿。这在胡佛时期是未曾有过的事情,他宁愿公务旅行延以时日。这次简化的检查进行得颇有成效,包括局长在内,每个人都很高兴。
身为胡佛的耳目,就意味着会接受各种计划之外的任务,按照他们的说法,也就是特别任务和调查。我处理这类事情越多,胡佛就越倚重于监察处,并在第一时间将所有非常规问题交由我来处理。有一些是大案要案,配得上埃弗雷姆·津巴利斯特在60年代末的电视连续剧《联邦调查局》(FBI)一片中扮演的角色。埃弗雷姆的角色是监察处处长的近似再现,而在电视剧制作过程中,我充当了米高梅电影公司摄影棚的联邦调查局联络与技术顾问。
并不是所有的事情都值得搬上电视荧屏。海伦·甘迪是胡佛的私人秘书,也是联邦调查局最有影响的人物之一。她有六十多岁了,在胡佛执掌联邦调查局之前,她就一直跟随在他左右。她聪明、机警且快言快语。由于知道她与老板关系极为密切,联邦调查局的每个人都竭力向她讨好。但当一封写给胡佛的注明“私函”的信件被耽搁时,胡佛就指示我对她办公室进行彻查。这让我陷入了进退维谷的境地。我不能责怪甘迪小姐,可也无法责怪其他人。
为了找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