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部分(第1/4 页)
档氐拖峦贰��1957年6月8日《人民日报》的社论《这是为什么》圣谕一下,就知道在劫难逃了。所谓“错划”、“扩大化”云云,都是以后的说法。”
(引自《1957新湖南报人》第146页及第427页按语)
7月,民主同盟的唐荫荪以及钟叔河、朱纯(女)、李长恭、郑昌壬等5 人,被打成一个反党反社会主义的“同人报小集团”;不久,又把社长邓钧洪、副总编苏辛涛以及编委傅白芦蔡克诚、各报道部主任共20多人,打成“党内右派小集团”。37岁的谌震(饶珍之夫)被判处徒刑13年。
在长沙,1958年春节元宵之夜,唐荫荪、李长恭、张志浩等待“发配”的右派分子共进晚餐。也许意识到这是他们聚会的“最后的晚餐”罢。当时最关心的问题,是将受到何种处理?今后何去何从?有人估计发配农村(有的回老家)种田的可能性比较大,时间作三五年打算;唐荫荪则估计到劳改农场去的可能性最大,这便于专政部门监管。唐荫荪是理智又冷静的,他很沉痛地预言:“我们这一回都误入迷途了,今后的路是很艰难的,想要恢复工作,不太容易,说不定是一辈子的悲剧。” 李长恭坦率表示不在乎:“我光棍一人,任他五湖四海漂流。” 张志浩表示忧虑儿女幼小,负担重、困难多。4月中旬,召开处理右派的大会。宣布被划为“极右”,受到最严重的开除公职、劳动教养处分的,计有蔡克诚、柏原、傅白芦、钟叔河、郑昌壬、周艾从、朱正、张志浩、刘凤翔、易地、李长恭、萧湘共12人。除个别自谋生路以外,多数被押送到长沙劳动教养集训队。
4月28日下午,极右分子们背负着简单的行装,由人事科备车监送到长沙麻园湾劳教人员集训队(省公安厅临时主办)报到;湖南省直属机关送劳教的右派都在这里集合受训。“五一”节后,首批投入“劳教”的右派分子们,前往“新生”电机厂工地待命。6月,劳教分子约8千人,由荷枪实弹的武警押送,调往株洲“新生”工程队,即湖南省第一劳改管教队,投入株洲铁路枢纽站的土石方工程。被关在铁丝网栅栏围成的营地里,哨兵日夜监视。清晨5时排队由武装警察押送,做重苦力活,经常加班到夜间。不堪苦役者卧轨或撞车自杀。有少数仍留在“新生”电机厂工地。其中李长恭后来又被判刑12年,在劳改中被迫害致死。……报社编辑部此外还有16名右派分子归第2类处理,撤消职务,送农村或农场监督劳动,每月都只发给生活费15元。下面例举一些右派知识分子的悲惨遭遇。
(一) 朱正
鲁迅研究专家朱正所受处分,属于第一类:开除公职、劳动教养。文革中的1970年被错判徒刑。
1958年至1962年,朱正被劳动教养;在劳动一两个月之后,就根据实际表现出来的劳动力强弱评定工资等级,分甲乙丙丁四等,那时,甲等每月是28元,每等递减4元。朱正只评得个等外,每月工资14元。扣除伙食费10元,所馀也就无几。
1970年到1973年,朱正又被判刑劳动改造。劳改犯是没有工资报酬的,每个月只发很少一点零花钱,以供购买手纸、肥皂、烟卷等等之用。朱正当劳改犯时,起初每个劳改犯每月零花钱是1元5角,后来提高为2元。可是,囚粮、囚服概不计价,真正实行了吃饭不要钱的制度。而且,夏季的蚊帐,冬季的棉被,谁要是缺了什么,也都免费发给。基本生活是有保障的。比起来,“劳动教养”更是活受罪。
。。
报刊编辑部的右派分子(2)
(二)谌震、饶珍夫妇
1957年夏,“鸣放”一开始,饶珍就提心吊胆,预感大祸临头。丈夫谌震是一根直肠子通到底,心里怎么想,嘴里就怎么说,全不考虑后果。他是个闯祸的祖宗,一生就吃这个亏,全家也跟着他受了许多苦。果然,他在小组会上就“放炮”,说“肃反扩大化”太主观主义,是违反宪法。在今天来看,这话一点不错,谌震的出发点确是帮助党整风。然而在当时这话怎么能够说?谌震一年前还是肃反对象,新老帐一齐算,他能逃过这一关吗?妻子饶珍跟他吵过闹过,都枉然。谌震结婚已20年。1945年他因羊枣案被国民党逮捕,关押一年多。那时妻子带着两个孩子,大的4岁、小的才生,妹妹湛良也只16岁,流落异乡,简直陷于绝境。幸而有朋友伸出同情之手,两人都找到工作;后来由福州回长沙,因黎澍同志的安排,途经上海、南京、武汉,都有朋友照顾。这回可不同了,谌震是右派,甚至是反革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