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5部分(第3/4 页)
请把他忘掉好了,明日朝堂之上,我自会向皇帝表明我的想法,且看他是否识相了!”
贺惟一“哦”了一声,点头道:“你已杀了前去濠州宣旨的钦差大臣,就不怕皇上拿你问罪?”
话中潜意,实是说,如果老夫在朝上奏你一本,你可能明日就会脑袋搬家。
朱云天摇摇头,不以为然地说:“冯国用已先期抵达京城,这事怕是朝野尽知了吧,如果皇帝要办我,消息早就传到小生耳中了。不瞒贺大人,在这大都之中,我的耳目不比大人您的少。所以,贺大人实在不必为我担心。”
想起冯国用,朱云天方知这小子来到大都怕已经半个月了,怎么一点消息没有?他的后背不由有点发凉的感觉,嘴里还吹着牛,脚下已经开始发软。
贺惟一苦笑道:“既如此,那我无话可说了。”他再次端起茶杯,对门外扬起嗓子道:“送客!”
出门之前,朱云天撇开贺惟一不搭理,转去握住了吕思诚的手,嘘寒问暖,亲热得不行,嘴里说:“早就听说吕先生精通于钱币流通,经商调控之术,可惜一直没有机会请教,改日一定登门,向吕先生学习这方面的知识啊!”
吕思诚被他这么疯狂地吹捧,得意地脚底生烟,直欲腾云而去,高兴地说:“惭愧啊,惭愧!想不到朱将军对经济金融业也颇感兴趣啊,本人一定随时恭候!”
“告辞!”
朱云天带着手下四人,头也不回地离开了太平府。
望着他疾速离开的背影,贺惟一脸色极其难看地呆立在书房门口,道:“现在形势的发展远远出乎的意料!人心不齐,树倒弥猴散,大元天下已经危矣!韩嘉纳真是看走了眼,怎么给我推荐了这么一个恐怖分子?”
他感觉朱云天绝对不是甘心忠于皇帝的人,而是另有野心,现在寄在朝廷名下,只不过是在等待机会。
贺惟一做梦也想不到的是,现在的韩嘉纳,也早就不是以前身在大都时的御史大夫韩嘉纳了。在江浙省内任职,受着共和军的潜移默化,看到淮南百姓安居乐业,汉人扬眉吐气,简直重现汉唐盛世,不受感动是不可能的。
与贺惟一不同,吕思诚反倒另有感悟,对朱云天的直率坦诚很是欣赏,道:“我观此人,绝非池中之物,大人,他刚才所言,并非一点道理没有,实在是一个时识务之俊杰啊!不以常理行事,不按套路出牌,能成为他的朋友,就千万别成为他的敌人!除非大人您能尽早把他除掉!”
贺惟一苦笑起来:“除掉他?谈何容易!他身边的三个手下,哪一个都不是等闲之辈。这是有备而来,早就把后路备好了。左右丞相以及皇上本人,都对这朱云天有拉拢的想法,不会轻易杀他的。”
吕思诚点头:“太平大人说得对,我们若露出除掉此人的想法,反而会加快把他推向蒙官阵营的步伐,大大不妙啊!”
第三卷 强汉 第六十七节 帝师通天(上)
一出太平府,朱云天便东张西望地道:“妈的我们赶紧回客栈吧,徐达,你轻功最好,快过来背着我,大家脚底下抹油,都跑快一点!”
徐达惊奇地问道:“大哥,你这是为何?咱们又没偷他东西。”
一行人中,唯有陆仲亨善解人意,摸得清老大心思,笑着解释:“大哥是怕贺惟一派人追杀吧,我看不用紧张,这位贺大人虽然刻板,又对皇帝极其愚忠,但我料他不会干出这等狠辣之事,不然也不会在朝中落得这步田地了。”
朱云天这才放宽心,脖子后面像去了一柄刀。他把手操进口袋里,吹起了口哨,“等着瞧吧,不听我的话,明天我就让他倒大霉,参他一本,让他回家种地去。嘿嘿嘿,到那时,看你还能逃出我的手掌心?!”
众人一阵大汗,刚称赞了一下这姓贺的品德高尚,不会对老大背地里下手,没想到老大马上就杀了个回马枪,要使阴招把人家整得穷途未路。
“大哥,这不好吧,都是汉人,别干这么绝,好吗?”徐达还有点良心,用手遮着脸挡着北风,替贺惟一求情。他对这姓贺的感觉良好,万不想杀他。
朱云天回过头来,郑重地说:“为了救他,我才这么做,也是为了拯救天下苍生。贺惟一若不能为我所用,必会成为我军今后起事的拦路虎,助纣为虐,所以,暂时只能如此。”
酝酿了一下用词,又道:“这些朝中的汉臣,包括贺惟一、吕思诚在内,都远比我们学识宽广,深知治国安邦之道。我们目前虽以军事控制了江浙大部分地区,但如何安抚百姓,梳理政经之事,还有,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