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5部分(第2/4 页)
问贺惟一目前的朝中态势,以及有关于南方战事的消息是否准确。果然,贺惟一已经知道了陈友谅沿长江东进的战报,只是张士诚的突然崛起,他尚不知情。
贺惟一拉着脸说:“朱将军,你统辖的地盘现在很是危险啊,陈友谅既已称王,自然就有吞并我全国之野心,他选择跟你交手,足见他认为你是我朝最为重要的军事将领,打败了你,就等于打散了我朝的军心,你打算怎么办?这时的立场要坚定啊!”
意思是说,千万不要投降。
朱云天笑了笑,道:“贺大人,朝中诸位大臣的意见如何呢?”
贺惟一说:“老夫对你说句实话吧,蒙臣们普遍倾向于让蒙军南下,接管你的权力,去跟南蛮叛贼陈友谅决一死战,但我据理力争,好歹为你争取到了独立作战的空间,皇上决定由你负责江浙战区的指挥作战,准备赋予你更大的权力,这一点,明日朝会之上,你可要做好心理准备哟。”
朱云天暗笑,他妈的什么功劳都朝你自己身上拦,好象离了你地球就不转了。我又不是弱智,进你娘的。
“如此说来,我要多谢贺大人了!不过,小生此番来府,并非全为朝堂之会,实有更重要的想法,要与大人分享。若大人感兴趣,小生可尽兴讲之,大家共同商讨,若大人不愿苟同,听完之后化作一抹冬风,丢掉窗外便是。”
贺惟一奇怪地眨眨眼睛,“朱将军直言无妨,不必这么小心,你我皆为汉人,有何话不能开门见山呢?!”
朱云天神秘地笑了一笑,站起来,伸手烤着炉子。他要借这短暂的时间琢磨一下措词,半晌,淡淡地道:“贺大人,咱们打开天窗说亮话,依您之见,这南方各路义军,风生水起,如摧枯拉朽向北方重地席卷而来,最后到底有几成机会恢复我汉人天下呢?”
他这话问得相当狡猾,表面上看,是想就这个严峻的问题向贺惟一讨教,实则细想一下,是在表示对元朝如今抵抗能力的怀疑,蕴藏有其它的不可告人的目的,比如老子有可能当一根墙头草之类的在贺惟一看来的反叛之语。只是在这话里,没有明说出来罢了。
朱云天从小就喜欢看三国、水浒,对书中人物的对话艺术印象深刻,皮里阳秋的腔调学起来更是有板有眼。现在用在贺惟一假正经的老儒身上,正是找到了发挥的平台,总算可以大派用场。
果然,贺惟一的脸色为之一变,沉默了片刻,方道:“朱将军这话是何意呀,莫非对朝廷的实力信心不足?”他担心的事情好象要发生了,这姓朱的突然半夜来访,是不是别有用心?
朱云天年轻的脸上挤出了一丝轻蔑的表情,道:“非也,蒙元帝国自建立以来,打遍世界无敌手,不论是武器装备,还是军队数量,都非临时拼凑的义军可比,但贺大人想过没有,这王朝更迭,实乃天意,又有哪一个朝代可以永保万世不衰,世代轮回?元朝历经近百年,从盛至衰已是不可违背的事实,一人哪有回天之力?俗话说的好,大势可趋,天意难测,老天爷决定的事你怎能更改?”
贺惟一没有回答,吕思诚在旁边点头认同道:“确实如此,秦王赢政自称始皇,其子为二世,就有大秦王朝万世不绝之意,但仅过三十载,便内乱纷起,把那锦绣河山拱手奉送给了高祖皇帝。朱将军这番道理,本人是极为欣赏的。”
“呵呵,还是吕先生说得痛快。贺大人,我的来意想必你已经很清楚了,时间仓促,那我就直接点明了吧,我的地盘说大不大,说小不小,如果朝廷可以给予我最大的权力,充分的自由度,让我能尽享太平安乐,荣华富贵,我自然乐得效命,为皇帝扫清叛逆。但义军真要攻到了濠州,对我晓之以理,动之以义,其中又有好处可拿,我到时,也是没办法啊,哈哈”
这时,朱云天亮出了自己的底牌。他现在火烧眉头,也顾不得在这些青史留名的汉臣跟前摆什么清高架子了,索性就卑鄙无耻一点,摆明了态度——谁他妈给我的好处多,我就跟谁合作。
徐达本来老老实实在后面坐着,这时亦大声道:“大哥说得对,我早对这蒙古人的江山看不顺眼,咱们索性就夺了来,让大哥你坐上一坐。蒙古人做得,我汉人为何做不得?!!”
此语一出,当真是惊煞了屋中的老主人。贺惟一面如死灰,颓然而倒,瘫坐在椅子上,好久,方把手中凉茶一饮而尽,道:“朱将军原是此意,到这京城讨要好处来了”
朱云天笑道:“是又如何,贺大人您身为汉人,又深明大义,故而我才以真言相告,但如果贺大人对我这番话理不甚苟同,那也无妨,就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