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部分(第3/4 页)
自贬三级。当然这个所谓的自贬也只是做个样子的。因为他自贬后的官职仍然不低,任右将军,继续行丞相事。也就是说,自贬并不影响诸葛亮在蜀汉的执政权力。
(《三国志。诸葛亮传》:上疏曰:“臣以弱才,叨窃非据,亲秉旄钺以厉三军,不能训章明法,临事而惧,至有街亭违命之阙,箕谷不戒之失,咎皆在臣授任无方。臣明不知人,恤事多闇,春秋责帅,臣职是当。请自贬三等,以督厥咎。”于是以亮为右将军,行丞相事,所总统如前。)
在自贬三级的同时,诸葛亮也对北伐失利的所有相关责任人进行了处罚。其中对赵云的处罚显然是过重了。
街亭失利,使得蜀军仓皇撤退,主力部队的人马、粮草和辎重器械丢失不少。而负责佯攻的赵云、邓芝部队则是另一种表现。赵云在箕谷亲自断后,把所有的军资粮草都带回了汉中,而且没有损失一兵一卒。
(《三国志。赵云传》引云别传曰:亮曰:“街亭军退,兵将不复相录,箕谷军退,兵将初不相失,何故?”芝答曰:“云身自断后,军资什物,略无所弃,兵将无缘相失。”)
按照赵云这种出色的表现,应该受到奖赏才对。但他不仅没有得到奖赏,反而被诸葛亮贬为了镇东将军。
《三国志。赵云传》记载:“云、芝兵弱敌强,失利于箕谷,然敛众固守,不至大败。军退,贬为镇军将军。”陈寿在这里说赵云“不至大败”,那就是说赵云至少是有小败了。叫我说,既然赵云不损一兵一卒,根本就不算败。
赵云的任务是佯攻。没有必要打败曹真,只要牵制住曹真不分兵对付诸葛亮的主力就可以了。很显然,他的这个任务是完成了。
既然赵云出色地完成了任务,那么诸葛亮为什么还有处罚赵云呢?原因大概有两条:
第一,赵云违抗过诸葛亮的命令。北伐失败后,诸葛亮想用赵云的军资余绢来犒赏将士,但赵云不同意,赵云说:“这次出征失败了,为什么还要赏赐?我恳请将这些物资存入府库,等到十月份再给大家发冬季补贴。”赵云完全站在国家的立场上说话,诸葛亮只能接受。而且表面上还表扬的赵云。但实际上他已经很不高兴了。
。 最好的txt下载网
第二十篇 第一次北伐(9)
(《三国志。赵云传》引云别传曰:云有军资馀绢,亮使分赐将士,云曰:“军事无利,何为有赐?其物请悉入赤岸府库,须十月为冬赐。”亮大善之。)
第二,赵云在退兵时烧毁了阁道,增加了下次北伐的难度。被烧毁的阁道有一百多里,一头入于山腹,一头立柱于水中。修建起来非常麻烦。当然这个不能怨赵云。对于蜀汉来说,士兵的生命才是最重要的。而且诸葛亮也没有要求他一定保护阁道。
诸葛亮在处罚赵云时,并没有讲明处罚的原因是赵云烧毁了阁道。但《诸葛亮集》中收录了诸葛亮给其兄诸葛瑾的两封书信,从书信中可以看出,诸葛亮对赵云烧毁阁道一事实非常不满。
(《诸葛亮集》与兄瑾言赵云烧赤(岸)〔崖〕阁道书:前赵子龙退军,烧坏赤(岸)〔崖〕以北阁道。缘谷一百余里,其个梁一头入山腹,其一头立(桂)〔柱〕于水中。今水大而急,不得安柱,此其穷极,不可彊也。”
(《诸葛亮集》与兄瑾言大水赤崖桥阁悉坏书:顷大水暴出,赤崖以南,桥阁悉坏。时赵子龙与邓伯苗,一戍赤崖屯田,一戍赤崖口,但得缘崖与伯苗相闻而已。)
赵云受贬,心情受到影响,身体也一天不如一天。第二年便病死了。
。 想看书来
第二十七篇 诸葛亮怎样走上神坛?(1)
在中国民俗文化中,诸葛亮一直被视作智慧的化身。特别是当《三国演义》问世后,人们对诸葛亮的顶礼膜拜更是达到了的登峰造极的地步。正如鲁迅先生所批评的那样:状诸葛之多智而近妖。
那么,诸葛亮到底是如何走向神坛的呢?笔者以为,促使诸葛亮走向神坛的因素有以下几个方面。
因素之一:诸葛亮的自我包装
早在诸葛亮躬耕南阳的时候,就常常抱膝长啸,以管仲、乐毅自居。管仲以治理国家见长,乐毅以攻城拔寨为先。年轻的诸葛亮向世人宣告:我兼此二人之长,我既能政坛扬眉,又可沙场凯旋。
诸葛亮还借助亲友们的力量,成功地把自己包装成了“卧龙”。诸葛亮的老丈人黄崇彦、诸葛亮姐姐的公爹庞德公、庞德公的朋友司马徽、诸葛亮的朋友徐庶一干人等,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