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部分(第2/4 页)
你虽然不是越国人,可你对越王无比忠诚,若不是你在他身边精心照顾三年,他是不会平安回来的!”范大夫感慨地说:“好西施,我们有你这样的人去吴国,就无忧无虑了!吴国灭亡,指日可待!”
果然,吴王夫差完全被西施的美貌所吸引,高兴得忘乎所以。他完全不理朝政,天天和西施寻欢作乐。大将伍子胥忠心保吴,他见吴王整天和越国派来的两个美女饮酒作乐,非常忧虑。一天,他趁西施不在的时候,对吴王说:“大王近来不关心国事,沉湎于酒色之中,这很危险啊!”吴王听了很不耐烦,拂袖而去。伍子胥并没有灰心,以后,只要有机会他就和吴王说几句,什么夏桀以妹喜而亡天下,殷纣因妲己而自焚,周幽王宠褒姒招来犬戎之祸等等,想用这些天下兴亡的大道理引起吴王的警惕,不要上越国美女的当。这件事很快被西施知道了,她想必须除掉这个伍子胥,否则自己的性命难保。于是,西施更加用心服侍吴王,尽力讨好吴王,还劝吴王去争霸中原,干一番顶天立地的大事业。可巧,这时候齐国派使臣向吴国求援去打鲁国,夫差认为这是争霸中原的好机会,欣然同意。这一仗打得真合算,齐、鲁两国全都败了,吴国更加强大了。从此,夫差越发佩服西施,不仅宠爱,而且尊敬,还跟她谈论国家大事呢。
一、计篇(6)
西施看看时机成熟了,有一天,便故意皱着眉毛,揉着胸脯对夫差说:“我害怕伍太师,心里不舒服!”夫差忙说:“这是为什么呢?”西施说:“伍太师老疑心我对你不忠,说我是越国派来的间谍。俗话说‘用人不疑,疑人不用’。大王说不定哪天听了他的话,把我送回越国,出兵攻打越王,那我还不如现在死了好!”说完,掩面痛哭,郑旦也在一旁痛哭失声。夫差急坏了,忙哄了西施,又哄郑旦,不知如何是好。他大声说:“伍子胥算是什么东西,一个老混蛋,我怎么能听他的!”从此,伍子胥渐渐失去了吴王的信任。不久,侍臣伯嚭趁机向吴王夫差进谗言,加害伍子胥。本来就对伍子胥不满的夫差听了,立即将他赐死。
范蠡得知伍子胥已被吴王赐死后,长长地出了一口气。他认为伐吴的时机到了,就对勾践说:“现在绊脚石已被踢开,我们该准备伐吴了!”公元前473年,越王勾践统率大军一举消灭了吴国。
笠泽之战
吴王夫差杀了忠臣伍子胥之后,就开始###齐国,但没有取胜。不久,夫差为争权夺利,在橐皋召集鲁、卫两国君来开会商议。并在各路诸侯会面的黄池,公开挟制周君,很不得人心。越王勾践对此了如指掌,感到伐吴的机会到了。公元前478年,越王勾践在大臣文种的建议和帮助下,乘吴国大旱、仓廪空虚之时兴兵###吴国,以报仇雪恨。
战前,勾践采纳了群臣明赏罚、备战具、严军纪、练士卒的合理化建议,做好了充分准备。为了得民心,他以为国复仇为口号,鼓励战士冲锋陷阵、奋力杀敌,居家者积极生产、支援前线;兄弟二人以上的留一人守土,奉养父母;独子和体弱多病的家庭可免服兵役。这些措施受到老百姓的拥护,因而士气很高。出发前,勾践对将士们说:“我多年来卧薪尝胆,食不知味、寝不能安。每一想到吴国所加给我们的羞辱和仇恨,就悲痛欲绝。但是,白白死了倒便宜了他们,我就是死了也要报仇!”说完,他亲自擂响战鼓,下令:“出发!”他全身披挂金黄色战袍,手持利剑站在战车上,怒目远视,身先士卒开赴前线。
吴王闻讯惊慌失措,此刻,西施、郑旦也不知那儿去了。他急忙和伯嚭等率军迎战,吴、越两军在笠泽(今江苏省苏州市南,与吴淞江平行的一条江)夹水对阵。越王把兵分左右两军,自己亲率6千精兵居中军,欲从正面进攻吴军。为迷惑敌人,他从左右两军中派出小股部队隐蔽在江中,夜半时分,左右两军突然鸣鼓佯渡,诱敌分兵。吴军不知是计,以为是越军的主力攻上来了,匆忙分兵抵抗。趁敌分散兵力之时,勾践率主力悄悄地迅速过江,出其不意地从吴军两路中的薄弱部位展开猛攻。这一仗不单击败了吴国中军,而且使吴军左右不能连接,前后被围。很快,越军又果断地切断了吴军后路,打得吴军落花流水,一败涂地,越军乘胜前进。越、吴再战没溪(今苏州南),三战于郊(今苏州郊区),三战三捷。吴军土崩瓦解,吴王只好退守姑苏。勾践不获全胜、誓不罢休,决定采取长期围困的战略,使吴王在坚持了两年后终于被凶猛的越军一举破城。夫差逃到姑苏台上,又被包围,他派人求和无望,这时他才后悔当初没听伍子胥的忠告,悲愤交加、自杀身亡。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