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部分(第2/4 页)
!我这就回去禀告君王给你们接风洗尘、腾房子,若只是路过,我就先告辞了!”孟明视把手一挥,“你请便吧!”说完,抓起一条牛腿,大口大口啃起来。
天黑时分,孟明视等人的酒也醒了。三位大将一合计,干脆来个顺手牵羊打滑国,反正不空着手回去见秦穆公就是了。这时,郑国也觉察到了内部有奸细,否则,秦国怎么会知道郑文公驾崩呢?
郑国君派人到驿馆里查看,果然发现秦客杞子等人正磨刀霍霍,准备里应外合呢。于是,他立刻传旨下逐客令,把杞子等人轰走了。但,秦军在打下滑国得胜回师途中,由于没有防备晋军的突然袭击,在崤山(今黄河三门峡一带)被埋伏已久的晋军打败,三位大将都被押上了囚车。
晋献公借道灭虞
春秋时期,晋国打算###虞、虢(今河南省黄河一带)两个小国。大夫荀叔对晋献公说:“强攻不如智取。”晋献公问:“怎么个智取法?”荀叔说:“用屈地的良马和垂棘的美玉作为礼品贿赂虞公,向他借条道路攻打虢国,万无一失。”晋献公起初舍不得这些宝物,荀叔认为,如果能使虞国借道给我们,这些东西就像是从内库移放到外库一样,仍然属于我们晋国。意思是说,非此不能消灭虞、虢。晋献公听了很满意,决定采纳这个计策。
于是,晋献公派荀息(即荀叔)去向虞国借道。荀息一到虞国就说:“冀国没有道义,从颠軨入虞,攻打鄍地,是因为你的强大制止了它。现在虢国不讲道义,派人攻打晋国南部边界,我们想向你借道,以便向虢国讨教为什么要攻伐我们晋国?”虞国君听荀息说的头头是道,又献上来宝马美玉,不禁心花怒放,爱不释手。他想,晋人真是又会说话又会办事,我可不能得罪他们,我若借道给他们,说不定还会得到更多的好处哩。想到这儿,他就满口答应了荀息,而且还请求由他们先出兵伐虢,为晋国帮忙。
虞国的谋臣宫之奇忙劝阻说:“国君万不可答应!一旦借道给晋国,必然后患无穷!”但,虞公不听忠言,轻率地答应了晋国的请求。随后,晋国派里克、荀息为大将与虞国军队会合,攻打虢国,很快就打下了虢国重镇下阳。然后,晋国派重兵驻守。
不久,晋献公又向虞国借道伐虢。大臣宫之奇再次劝阻说:“虢就好比虞的门户,虢一旦灭亡,我们也保不住了。国君不能再借道给晋了,不能让他们习惯欺负别人,上一次已经很不应该,这次再这样做,可就是俗话说的:‘辅车相依,唇亡齿寒’了!”宫之奇是虞国的忠臣,自幼在虞公身边长大,和虞公很亲近。但是,虞公不听他的劝告,仍旧借道给晋国。宫之奇见大势已去,带着全家族的人匆匆离开了祖国,逃命去了。临走,他对众人说:“虞国等不到年终祭神的日子了,就在这一次战争中,我们国家就要灭亡,晋国也用不着再兴兵了!”众人听完捂着脸哭送他出走。
果然,这年冬天,晋国从虞道发兵一举消灭了虢国,虢公丑慌忙逃奔。晋国大军得胜而归,途经虞道,住在馆舍里“休息”。三天后,晋军突然兵锋一转袭击虞国,活捉了虞公和大夫井伯等人,把他们做为晋献公女儿结婚的陪嫁人押走,监禁起来。此时的虞公悔之晚矣!
公子光大败王僚
春秋时期,吴王诸樊有三个弟弟,大弟余祭,二弟夷昧,三弟季子札。其中,季子札很贤能,颇得诸樊宠爱。所以,吴王不打算立自己的儿子公子光为太子,而要将王位依次传给三个弟弟,最终希望季子札做他的王位继承人——吴王。
诸樊死后,传位给大弟余祭;余祭死后,传位给二弟夷昧;夷昧死后传位给三弟季子札,但季子札不肯接受王位,远远地逃避了。这样二弟夷昧的儿子僚就当了吴王。公子光不满意僚继承王位,他说:“按兄弟次序,应当是三叔季子札当国君。如果要立儿子为王,那么我是真正的嫡子,是合法的王位继承人!”他的这个想法得到宫廷一些人的赞同,于是,他暗地里开始物色有智谋的人来帮助自己夺取王位。
伍子胥得知公子光想夺取王位之事后,就把勇士专诸推荐给了公子光。专诸武艺超群,是当时很有名的刺客。公子光一见大喜,待专诸为上宾,终日盛情款待,希望他有朝一日为自已出力。不久,楚平王去世,吴王僚趁机伐楚。他派两个弟弟盖余和属庸(这两个人的名字,也有写成掩余和烛庸的)率军队围攻楚国的舒地,同时派人到晋国去观察各诸侯国的动向。楚国不甘示弱,立即派兵断绝了盖余和属庸的去路,吴国大军无法回国,进退两难。公子光对专诸说:“废除吴王僚的机会到了,我是真正的吴王诸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