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7部分(第3/4 页)
杯宫里也有几套,都价值不菲,如果整座宫殿的窗户都用这种材料,那花费岂不是惊人?
虽然大唐的元气在渐渐地恢复,可李世民登基不久,国力孱弱,否则也不会被突厥、吐蕃这些小邦欺负。所以李世民平常的生活也很简朴,听得宫殿要用玻璃装饰,不禁大为不悦。
“父皇,其实我们都让波斯胡给诳了,那夜光杯本来就不值钱,这玻璃都是用一些石头烧制的,只是在搬运过程中易碎,导致成本增加,其实并不贵。”李承乾说道。
“哦,你说张氏的工厂能够大量生产这种玻璃?”李世民问道。
“是啊,听说现在已经解决了诸多的问题,可以批量生产了。”李承乾说道。
“如果玻璃的价格不高,想必销量必然可观。”李世民的脑子开始转动了。
李承乾看了一眼李世民,心中琢磨出几分味道,怪不得老师还另外有吩咐呢,他见李世民还在蹙眉思索,便出声道:“父皇,老师知道父皇心忧社稷,想出了一个两全之计,可以丰盈国库。”
“哦什么办法?”李世民心中一动:莫不是那夏小婉肯献出玻璃的制造方法?
“父皇,老师建议玻璃可实行皇家专卖。”李承乾道。
“皇家专卖?”李世民有些疑惑。
“是。就是由朝廷在各地开办店铺,专门销售玻璃制品,张氏工厂以成本价供货。”李承乾解释道。
小婉的做法并不稀奇,所谓的‘皇家专卖’,其实就是国营,在她的计划中,除了各种玻璃制品外,还可以出售一些只有皇室才有能够享受的特殊物品,反正他们也用不了那么许多,大可以拿出来卖掉。而且小婉也是为了张氏着想,与皇家的关系越紧密,张氏就越牢靠,至少李世民还不算是卸磨杀驴的皇帝,只要自己确实帮他的忙,在他当政时期,张氏就不会有危险……按照历史的记载,李世民在位二十三年,现在还早得很呢。
李世民开始沉吟起来,聪明不过帝王,有了朝廷这张护身符,张氏的工厂可以大肆扩张生产,不会有人找麻烦,而皇家店铺的收入在支付成本和人工后,剩下的都将收入国库,确实是一个好办法。
“这个羹名也是那夏小婉起的吧?”李世民突然问道。
“是,这是老师在照顾姑姑时,专门做给姑姑喝的,后来母后讨了方子。”李承乾答道。
李世民摇头轻笑:“我答看看这粥有何古怪之处。”说着,打开盖子……“这不就是红枣莲子羹吗?”
李承乾笑道:“正是红枣莲子羹。不过这是老师的独家配方,与寻常方法调制的羹汤大有不同。”
“嗯。”
李世民点点头,拿起汤匙吃了几口,愈吃愈是甜美,不知不觉中,已经将一碗红枣莲子羹吃完,“果然不错,与宫中的口味大不一样,怪不得平阳的身体恢复得如此迅速,夏小婉果然是功不可没”
想想从第一次听说这个名字开始,李世民发现每一次这个名字出现,都会带来一段惊奇,他不知道夏小婉还会给他带来多少的惊喜。不过这个皇家专卖的建议倒是颇令他感觉到心动,只是有一件麻烦,李世民一下子想不出该么解决。
自古以来,官不言商,商不言官,这皇家专卖会不会有与民争利的嫌疑呢?李世民的眉头微微皱了起来,忽然间觉得这个书房好闷,想出去走走,透透气。
李承乾偷眼看着李世民的脸色,心中有些犹豫,但思来想去,他决定还是相信那个人一次,因为那个人从来没有让他失望过。
“父皇可是有所担心?”李承乾问道。
“噢?你说朕担心什么?”李世民的眉头微微一动。
“自古官不言商,父皇可是担心玻璃一旦问世,那些世家或言官会弹劾朝廷与民急利?”李承乾恭声答道。
“你是怎么想的?”李世民的眼中闪过一丝欣然,儿子能够想到这些,证明他已经有了东宫之主的觉悟,这当然是一件喜事。
“父皇,这‘皇家专卖’,本身就规定了这东西只是由朝廷独家出售,既没有其他商户出售,何来‘争利’一说?”李承乾说道。
是啊,‘争’的发生,至少要有两个以上的对象,如果只存在一个主角,自然没有什么可争的,虽然这个解释有些不讲理,但就是这么回事。
李世民目光微闪,露出几分笑意:“这理由未免有些牵强。”
“父皇明鉴。”
李承乾见李世民并没有驳斥自己,胆子也大了几分,继续说道:“国库丰盈,利国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