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7部分(第2/4 页)
办法泡制。”张行书说起这个,也是气愤异常。
他和父亲千方百计鼓动张杨氏和张陵答应认祖归宗,张杨氏装聋作哑,而张陵则表现出一份纯孝,就是要看着张杨氏怎么决定。如果张杨氏一家能够答应下来,就凭乃族族长的身份,肯定会在张氏产业中分得一杯羹,可现在……张陵虽然承认了亲戚名分,可坚决不归宗,那他们也没有别的办法。
“其实你们已经不错了,至少还有个商业协会。”张行忠喝了口酒,压低声音道:“你看了稻香村的橱窗,那种玻璃你觉得怎么样?”
“不错啊,就跟我在西市上看到的夜光杯质地差不多。”张行书说道。
“如果远宏商业协会能够将玻璃的代理权拿到手里,那可就发了,简直就是给你送钱。”张行忠低声道。
“哪里那么容易?自从那次张怀的事情之后,那个女人就开始对我们的商业协会卡脖子,若不是老祖宗去疏通了一下,商业协会差点儿关门大吉。”张行书说道。
他指的是那个张怀买凶夺狗的事情,虽然当时没有招认,可有些事情一旦认定,否认也是没有用的,小婉根本不吃那一套,直接让各工厂减少甚至推了远宏商业协会的订单,弄得他们险些一蹶不振,最后还是搬出老夫人那尊大神,才算是摆平。
“肥水不流外人田,总不眼睁睁看着别人发财吧?大不了还请老祖宗出面嘛”张行忠说道。
“你让我再想想,我总得找个说词才能跟我父亲说。”张行书思索道。
“好吧,好吧,这件事你可要抓紧,估计很快就有人注意到玻璃的利益了,如果让别人抢先一步,有你后悔的。”张行忠说道。
两人一直喝到很晚,酒楼打烊的时候才离开,张行忠付了帐后,二人分手,张行书摇摇晃晃地回家,他深切地感觉到世道的不公……凭什么张陵就能在工部如鱼得水,家里还大把大把的发财?
第一卷 乱世 第二百三十四节 皇家专卖
第二百三十四节 皇家专卖
张行书比任何时候,都感到钱的重要,在长安的这两年,虽然家里每个月都有月钱,可那些钱根本不好干什么的,他本来就大手大脚的,在国子监上学,交往的都是世家子,哪一个不是花钱如流水,每一次回家向老爹要钱,都是一顿臭骂,说他不像话,不知道几斤几两。
在长安居,大不易……这句话以前听着是笑话,现在想一想却有几分酸意,这都是钱闹腾的。河东张氏是个大族,但也就是外表光鲜,虽然有多处产业,可要支撑的人也多,在年轻一代当中,他的月例是最多的,可还是入不敷出,何况其他人?
反观山阳张氏(这是河东张氏对张须陀这一支的称谓),别的暂且不说,光是鹿鸣春茶苑,每日的金银如同流水一般,可他们家里才几个人?恐怕一个小厮的月钱都要比他高。这让他如何不羡慕?
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让张行书去做生意,他是绝对不干的,但看着别人发财他在旁边看着,这更难受。张行忠的话给他提了醒,稻香村开业,他大清早就跟张行忠一起过去看了,当时眼睛光盯着那些吃食了,现在回想起来,那些橱窗表面的玻璃确实是个稀罕物,如果能够将玻璃的销售拿在远宏商业协会的手里,就可以多争取一笔月例。不过,张行书知道,这件事情靠他或者他爹都是行不通的,只有老祖宗出马,或许有几分可能。想到这里,张行书的心里陡然一热,急不可耐地回府,门上的下人见他一路歪斜地进门,也不敢言语,免不了腹诽了几句。
皇宫中。
“父皇,”
太子李承乾来到李世民桌前,看到李世民正在批阅奏折,便小声向李世民道:“父皇,您最近又清减了许多,应该多注意休息,母后特地煮了药膳,让儿臣给您送过来。”
说罢,将一个托盘轻轻地放在了桌案上。
“是什么药膳?”李世民放下奏折问道。
“十八罗汉捧天灯。”李承乾说道。
“十八罗汉捧天灯?这是什么古怪名字?”李世民愕然,他看了看木盘中的那只荷叶形状的粥碗……非金非玉,十分的别致,“这碗可有些别致,可是从波斯来的夜光盏?”
“父皇,这是张氏出产的玻璃碗,质地与波斯胡的夜光杯一般无二,前些天夏先生给母后送了一批玻璃制品,用这种玻璃装饰的窗户十分的漂亮,母后正准备将寝宫里的窗户都换成玻璃的,整个房间都亮堂堂的。”
“那得花费多少?”李世民不由得皱起了眉头。波斯特产的夜光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