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部分(第3/4 页)
和公正才是最接近的。
所以,我认为你的问题应该分成三种选择来看:无论怎样,电视媒体本身都应当提供更多的选择。所谓“现代”,其重要标志一个是合作,一个是选择。
比如,我们和我们的父辈相比较,生活在哪些方面发生了巨大的改变呢?主要在于选择的空间加大了。虽然如此,但是,它却跟幸福不能直接划等号——我们不见得比我们的父辈幸福!你可以认为他们经历了“文化大革命”,你可以认为他们经历了迷狂,等等,但是,从某种角度看,他们比我们幸福!可是,我们的确比他们拥有了更多的选择——痛苦也跟选择有关。
媒体也是这样,一方面,它在传递大量信息,让你对这个世界的了解越来越充分;另一方面,其实又在限制你,让你的视线被电视所控制——这个世界其实就是电视所给予你的世界。
难道不是吗?这个世界和国家每天所发生的事情,不都是媒体所给你的吗?
是我们改变了世界,还是世界改变了我们、限制了你们?就像报纸以它自己的价值观将某个消息确定为头条,而你作为受众,上来就只好认为这是头条,这本身就是一种限制。
所以,我说一方面电视正在提供多种选择,它使我们离客观和公正更近了一些。当过去只有一家电视台的时候,就很麻烦,我们曾经经历过几亿人看一个频道的时代,可是现在不行了,现在你拥有更多的选择,中央台的新闻频道你不喜欢,你可以看一套,一套你不喜欢,可以看四套,四套你不喜欢,可以看上海卫视,可以看“凤凰”。当选择多了之后,个人的权利就开始增大,因为你的价值观开始起作用了。由于你天然的价值观,你可能就喜欢凤凰台,而不喜欢中央台,或者你可能就喜欢中央台,而不喜欢上海东方,这个时候你就开始拥有一定的自由。
十一、新闻联播与焦点访谈的启示
沉:我苟同上面的说法。的确,今日世界越来越在成为一个媒体的世界,媒体的世界越来越在成为一个决定性的世界。
白:而且,传媒现在也越来越明白了一个道理,叫做“分众化”。我一直强调,我们应该告别“大众媒体”这个概念了,不存在大众媒体,只有把所有的媒体加在一起,才能统称为大众媒体,但是,没有任何一个媒体可以称之为大众媒体。
我举一个例子:中央电视台是全华语地区收视率最高的,在垄断和遥遥领先性方面非常强,早前的一个统计资料显示:全中国收视率最高的三个节目分别是新闻联播、电视连续剧《成吉思汗》和焦点访谈,分别是8%、6%和5%。而这又意味着什么呢?意味着在100人当中,有92人不看新闻联播,94人不看《成吉思汗》,95人不看焦点访谈,哪个是大多数呢?通过这个数据,你一下子就明白了:有哪一个媒体是真正垄断的大众媒体呢?都是分众化。
中央电视台所占的的份额是30%,而中央电视台是由15个频道构成的,所以是30%的人分享这15个频道,你可以看一套、二套,好酒的不进茶房,我一回家就锁定五频道,你也肯定有你自己的选择。
十二、电视、杂志、报纸与网络的有效互动
沉:没有受众的选择权,媒体便没有压力,也便没有动力。
白:首先是选择权,当媒体意识到了这种分众化,个人的自由便开始增大;其次是媒体的蓬勃发展,不光是一个电视的概念,现在的报纸也越来越商业化,杂志也越来越个性化,杂志是全中国媒体当中分众化做得最好的,它给你提供了更多选择的自由;再次是网络的进入,它提供了未来传媒的一种全新的可能,你不单纯只是一个接受者,还可能成为一个影响者和制造者,这正在使传媒发生着最重大的变化。
为什么这么说呢?2003年有这样几个事件是由网络,而不是由传统媒体制造的:第一个是孙志刚的案件,虽然最早是《南方都市报》捅出来的,但是后来直到网络中的每一个人参与进来才形成了重要的声音,你可能不知道每个人的名字,但是有成千上万的人,汇成了一种声音,最后使国务院修改了法规;第二个是宝马撞人案,你看到过传统媒体的大量报道吗?你看到的都是网民在自发讨论,最后酿成了一个大新闻,导致传统媒体不得不跟进,甚至中央不得不去查;第三个是刘涌案,你见过传统媒体的报道吗?同样也是网民通过他们一条又一条的评论,最后才像滚雪球一样汇集成了一个巨大的新闻,使高院最终改判。
所以你看:他们在制造新闻,网民——散在一个又一个电脑端口外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